今天南海仲裁案出爐,民進黨當局的回應和態度也受到各方關注。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南海問題不僅是國際焦點,也是兩岸關系的敏感議題。對臺灣而言,在南海政策的天平上,“兩岸關系”加“島內民意”的分量顯然重于“臺美關系”。兩岸才是一家人,民進黨當局還應以島內民生福祉為先,不要給意識形態蒙蔽了雙眼。
評論摘編如下:
在民進黨上臺之初,外界就把南海、東海問題作為觀察民進黨兩岸政策走向的重要風向標之一。因此,今天南海仲裁案出爐,民進黨當局的回應和態度備受關注。臺媒指出,臺當局的南海政策若朝向“聯美日”策略傾斜,恐讓臺灣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并為和平穩定發展的兩岸現狀,投下超級震撼彈。有學者分析,若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放棄“11段線”主張,那很有可能會被大陸視為往“法理臺獨”靠攏,屆時兩岸關系勢必會繼續惡化下去。也有人建議,南海問題是臺當局向大陸釋出善意的最好機會,其表態對未來兩岸關系絕對會有關鍵性影響。對于這些聲音,民進黨當局都應仔細聆聽和斟酌。當下兩岸關系已因民進黨不承認“九二共識”而中斷聯系溝通機制,倘若再因南海問題而產生隔閡,只會令兩岸關系雪上加霜。
南海問題不僅是國際焦點,也是兩岸關系的敏感議題。美國政府打著“亞洲再平衡”的旗號在南海攪風攪雨,煽動南海周邊國家挑起事端,企圖圍堵中國大陸崛起。臺灣方面是向美、日的立場靠攏,抑或與中國大陸共護祖產,外界睜大眼睛在看。過去八年國民黨政府頂?美國的壓力,積極加強太平島的軍備和基礎設施,馬英九今年卸任前還親自登島,向海外社會證明太平島是島嶼而非巖礁,駁斥菲律賓的謊言。但民進黨對國民黨的護島舉措卻是冷嘲熱諷,也拒絕隨馬英九視察太平島。
縱觀民進黨當局的南海政策,主要受三個因素影響:臺美關系、兩岸關系及島內民意。在對外交往方面,民進黨當局奉行親美政策,其本質是希望以美國為靠山,從而疏遠與中國大陸的關系。但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為了討好美國政府,臺灣恐怕不僅要在進口美豬、美牛等臺美貿易問題上讓步,而且在南海問題上也要有所表示。這些年美國并不樂見國民黨政府致力加強太平島基礎建設,民進黨當局是否會屈服于美國的壓力,值得關注。然而,倘若臺灣向美國一面倒,勢必影響其與大陸的關系。雖然民進黨當局“冷對”兩岸關系,畢竟兩岸經貿關系密切,兩岸關系惡化,不利臺灣經濟民生,影響民進黨政績。此外,島內主流民意強烈要求保衛太平島,使民進黨當局頗有顧忌。上周海巡署撤走防守太平島的巡防艇,受到島內輿論嚴厲批評后,又隨即派軍艦赴南海巡弋,平息民怨。
對臺灣而言,在南海政策的天平上,“兩岸關系”加“島內民意”的分量顯然重于“臺美關系”。兩岸才是一家人,民進黨當局還應以島內民生福祉為先,不要給意識形態蒙蔽了雙眼。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