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在眾星捧月、鮮花著錦時展現的才能、善良只能算是“不錯”,只有貧賤之時不屈不移、不改其樂才是美德。
人如此,政黨也是如此。作為中國老資格的政黨中國國民黨,百年歷史上曾經主宰兩岸中國人的命運,不可說不如日在天;但也屢屢登高跌重,先不說歷史,我們都眼睜睜看到的重重一跤就是去年年底的臺灣地方選舉,國民黨在22個縣市中只贏了6個,臺灣“六都”丟了5個,而對手民進黨拿走13個縣市的執政權。
危機之中見真章,而國民黨表現出的“德行”是什么?
先是逼黨主席馬英九辭職。辭了,好了,敗選都是馬英九的責任,眾人一笑而過。然后捧朱立倫為新星,排場奉承是國民黨文化之一種,熱鬧過后,散了,從此都是朱立倫的事。人人事不關己,各自須尋各自門。
有人當著國民黨的不分區“立委”,不用選舉,每年坐收四五百萬,卻在電視節目上大罵國民黨;有人當著國民黨中央委員,跑去告黨主席、秘書長和洪秀柱;有人掛著國民黨籍當選議員,卻在議事機構和政治對手勾搭連環……面對明年的臺灣領導人選舉,有實力的人物算計避戰,想吃又怕燙,心存一試又要保存實力,眼看著無人出征,小女子洪秀柱從后排出列,成了唯一的領表參選者。無論輸贏,國民黨都要感謝洪秀柱,否則堂堂百年政黨,現在又在臺灣執政,竟沒有一人愿意與政敵競爭領導權,難看到家了。
“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人是男兒”,國民黨在去年年底敗選后一直呈現自私、分裂、內斗的敗象,而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也一直坐視混亂,無為而治。通過洪秀柱為正式參選人的國民黨全代會就在眼前,倒洪勢力卻暗潮洶涌,如果洪秀柱此時被倒掉,國民黨等于對外宣告一盤散沙,就此分裂,“從地表上消失”也有可能。
此時,朱立倫出手了,一是將紀國棟、楊實秋、李柏融、張碩文、李慶元開除黨籍,宣示不得“打著藍旗反藍旗”;二是將“九二共識”寫進新政綱,交7月19日全代會通過。
筆者理解,朱立倫此舉一是制止愈演愈烈的損黨自肥之風,為洪秀柱出線保駕;二是為“本土藍”與“外省藍”之爭定調,防止國民黨繼續“綠化”。
國民黨之所以被民進黨追著打還跟在民進黨后面拿香拜,究其根本原因是已經失去了凝聚黨員和社會大眾的目標,黨員不知為何而戰,失去理想,自然落入趨利的人性弱點;大眾不知政黨理念何在,除去死忠者,其他人不會不離不棄。自李登輝始,近20年來國民黨一直追著民進黨“愛臺灣”、“臺灣優先”,落入民進黨切割大陸、親美媚日的思維。無論理念和施政,一被民進黨罵“傾中”、“賣臺”,馬上變調轉彎,久而久之,連國民黨內仿佛都形成了“反中”的無意識,“反中”有理,“臺獨”無罪。以致當洪秀柱提出“一中同表”時,反彈最激烈的居然是國民黨自己的同志,逼得洪秀柱不得不收回政見。“兩岸和平協議”明明寫進了“胡連會”的愿景,不是新話,但不少國民黨黨員仿佛不知道,對此視為大敵,談之如大逆不道。
回看歷史,國民黨雖然屢遇挫折,但以“反對帝制”、“北伐”、“振興中華”、“三民主義”為目標,也走過百年。現在的國民黨,“振興中華”不敢提,“三民主義”蒸發了,就剩下跟民進黨比“愛臺灣”了,而在這點上又“血統不純”,“非我族類”,只能處處被動挨打。此次朱立倫以“九二共識”為被動停損點,但仍沒有指出“藍旗”的方向。
2016年的選舉對國民黨來說兇多吉少,失去方向和目標,落入對手的“綠色”窠臼,對國民黨的后2016是滅頂之禍。
蔣介石敗守臺灣后,在國民黨“組織瓦解、紀綱廢弛、精神衰落”(見蔣介石日記)之際,進行了一場改造運動,提出“以思想結合同志,排除派系觀念;以政策指導行動,鏟除官僚作風;以工作考核官員,打倒地域觀念;以原則解決一切問題,拋棄人情、派系、地域一切牽掛”。國民黨與其跟著民進黨追民意,不如向自己的黨史學兩招,思想、政策、原則才是重點!(文/終年無休)
[責任編輯: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