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湯德章紀念公園內重達600多公斤的孫中山銅像,本周突然被來自臺北、臺中、高雄和臺南的“公投護臺灣聯盟”成員用繩索拉倒在地。此舉引起臺灣內外輿論的譴責——
民進黨執政8年的“臺獨”操作,已可證實無論對內及對外,“臺獨”皆無可能實現。爾今,“臺獨”不能循民主路徑“正名制憲”,卻出以拖倒孫中山銅像的這一幕,這絕不能顯示“臺獨”的正大,其實卻是違背民主互重共容的政治丑行。
——《聯合報》發表社論《孫中山:南京能容 臺南不容》
孫中山銅像遭破壞,不僅傷害文化資產保存,也對歷史無法交代,在朝野應合作拼經濟時放任“統獨”意識撕裂民眾情感,“國民黨黨團”嚴正譴責。
——國民黨“立院”黨團書記長王廷升
因為意識形態作祟,仇恨蒙蔽了理智,蔡丁貴等“獨派”應該冷靜下來思考一下,如此對待孫中山是對是錯,答案不言自明。更奇怪的是,對這樣的行為,臺灣競然如此冷漠以對,是麻木了?還是已經什么都無所謂?雖然被拉倒的只是一個沒有生命的銅像,將心比心,如此待之,民進黨未來之星賴清德如何處理,外界正在看。這樣的市長就算連任了,連銅像都不放過的人,平心而論也做不了什么大事,也成不了大局,只會徒增不同想法者的仇恨和對立而已。
——東森新聞網東森論壇發表署名劉性仁的文章《何苦如此對待孫中山》
如何真正實現和維護國家統一,始終是孫中山苦苦思考和探索的重要問題。1922年8月他在《統一宣言》中指出:“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國家,這一點已牢牢地印在我國的歷史意識中,正是這種意識使我們作為一個國家而被保存下來,盡管它過去遇到了許多破壞的力量。”孫中山關于中國和平統一的思想,是其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貫穿于其文章、談話、文告、著作中,是他留給后人的寶貴精神財富。孫中山尋覓祖國統一之道,與“臺獨”分子的主張可謂南轅北轍。“獨派”把對孫中山思想的仇恨發泄到孫中山銅像身上,足顯其“異類必誅”的可怕思維和粗暴手段。
——《大公報》發表社論指出
“臺獨”人士將中華民族主義視為洪水猛獸,仿佛唯有將中華民族主義除之而后快,這樣他們才能在民主的保護傘下拓展“臺獨”意識空間,據以繁衍臺灣意識因子……
中山先生是良醫醫國典范,1900年、1913年兩度赴臺籌謀國事,其感性與理性兼具、拋頭顱灑熱血的大無畏勇氣足可讓臺灣人民感念與深思。“臺獨”不可行,忘卻歷史的“獨”派人士已成無根的孑遺,悲夫!
——臺灣《中華日報》社論譴責“臺獨”暴力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