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對大陸政策近期頻頻發聲,香港中評社今日發表評論稱:民進黨未來執行怎樣的大陸政策,正如謝長廷所言,民進黨的“兩個太陽”已經出現“一個太陽(蔡英文)逐漸升起”、“一個太陽(蘇貞昌)開始落下”的現象。加之蔡英文派心腹林全秘訪北京,蔡、蘇兩人過招高下已見分曉。
評論摘編如下:
民進黨史上最遭詬病的黨主席蘇貞昌主導的、歷經9個月的“華山會議”,在民眾普遍期待的“民進黨對大陸政策轉型”聲中,毫無建樹地回到蘇式保守路線圓點。最后通過的“對中政策檢討紀要”以及蘇貞昌后來的表態,都突顯他堅持“臺獨路線”不變的立場。
這份“2014對中政策檢討紀要”,即折射了民進黨內為了5月黨主席選舉和搶占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政治生態,又集中反映了民進黨為“重返執政”兩個太陽之間的路線纏斗。說穿了,就是以蘇貞昌為首的“頑固派”與以蔡英文為首的“調整派”或“改良派”之間的路線斗爭。
“調整派”或“改良派”認為,就是為了執政,就要不斷調整民進黨政策。民進黨在這方面并非無跡可循,反而是屢屢食髓知味。
200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前,為了拉攏中間選民,在陳水扁主導下,民進黨于1999年對“臺獨黨綱”進行了調整,出臺了“臺灣前途決議文”,以此變相否決“臺獨黨綱”,雖然泛藍分裂是導致民進黨2000年上臺的主要原因,但不可否認,“臺灣前途決議文”的出現,對“臺獨”的弱化處理,為陳水扁獲得更多選票奠定了基礎。
2008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前,適逢陳水扁政權貪污極盛時期,全民怨聲載道,為了“鞏固臺獨選票”,民進黨于2007拋出了“正常國家決議文”,不惜跳動族群對決神經。出此“損招”的正是時任民進黨黨主席的游錫堃。游的目的就是想用“正常國家決議文”鞏固“獨票”,只因陳水扁當局實在太爛,絕大多數選民不得不拋棄民進黨。
2012年臺灣地區領導人再次選舉時,臺灣民眾一方面對貪腐的民進黨政權記憶猶新,另一方面又對和平的兩岸關系發展寄予期待,為配合蔡英文參選,民進黨又對大陸政策進行了調整,于2011出臺了“十年政綱”,故意軟化“臺獨”立場。終因選民不愿民進黨的“劍拔弩張”兩岸關系再次回潮,企業界不愿丟棄和平的兩岸投資環境,致使蔡英文在“還差一里路”的情況下敗北。
由以上不難看出,適時調整“臺獨路線”(向左或向右),已成民進黨“搶奪選票”的重要策略。為了選票,以蔡英文為“一個太陽”的民進黨再次面臨“路線調整”,完全是情勢使然。
但是,以蘇貞昌、游錫堃為代表的民進黨“頑固派”,雖然以“緊抱臺獨神主牌”的方式算計自己得失。但是,恐將難敵“調整派”的凌厲攻勢。
提出“凍結臺獨黨綱”的柯建銘毫不諱言,就是基于選票考量——民進黨要重返執政,就不要憂讒畏譏。
柯建銘說,他的提案最主要是著眼于2016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民進黨希望執政,所以兩岸政策要有不同的調整和看法,“臺獨黨綱”是最為人所詬病的,之前民進黨黨員都在苦思良策,像是謝長廷提出的“憲法各表”,這都是想讓民進黨重返執政,踏出這步最主要去除臺灣人民對民進黨的刻板印象。很顯然,柯建銘就是要幫蔡英文走完“最后一里路”。
民進黨未來執行怎樣的大陸政策,正如謝長廷所言,民進黨的“兩個太陽”已經出現“一個太陽(蔡英文)逐漸升起”、“一個太陽(蘇貞昌)開始落下”的現象。加之蔡英文派心腹林全秘訪北京,蔡、蘇兩人過招高下已見分曉。
[責任編輯:李培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