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招募黑道人士入黨疑云如雪球般越滾越大,臺灣社會一片嘩然。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民進黨作為臺灣最大在野黨,負有監督當局運作的重要責任,如今卷入“染黑風波”,其身不正,有負選民的期待和托付。
評論摘編如下:
民進黨招募黑道人士入黨疑云如雪球般越滾越大,臺灣社會一片嘩然。隨著島內媒體接二連三揭露越來越多的內幕和細節,尤其有黑幫分子不諱言“拉人入黨”后,警方高度重視,已介入調查。島內輿論指出,這是民進黨自爆發陳水扁弊案后面臨的最大道德困境與形象危機。此言并不為過。社會正義與黑道幫派勢不兩立,如果被視為“白道”的政壇與黑幫有糾纏不清、錯綜復雜的曖昧關系,如果黑白不分、是非不明,則島內政治風氣和社會道德價值都會深受其害。民進黨作為臺灣最大在野黨,負有監督當局府運作的重要責任,如今卷入“染黑風波”,其身不正,有負選民的期待和托付。
1997年由劉德華和梁家輝主演的電影《黑金》講述的是臺灣一名黑幫大佬大肆行賄官員,企圖“漂白”從政,競選“立委”,但最終難逃法網。這正是當年臺灣社會“黑金政治”的生動寫照。上世紀80年代末李登輝接任臺灣地區領導人后,為了壯大和培植自身勢力,蓄意慫恿地方惡勢力、貪污腐敗分子從政,并大加提攜。黑道人物自恃有政客護航,惡行變本加厲;政客則利用黑道鏟除異己。黑白兩道相互勾結,導致社會風氣敗壞,百姓大眾深惡痛絕。
俗話說“前車之覆,后車之鑒”,但從民進黨過去執政8年到輸掉政權后這幾年的表現來看,該黨顯然沒有吸取當年的教訓。2003年臺灣黑道“牛埔幫”老大張乃富出殯,作為島內正、副領導人的陳水扁和呂秀蓮競相贈送挽聯,讓人側目。2006年扁家因貪污“公務機要費”被起訴,但民進黨除了少數人對扁家提出嚴厲批評,多數人對扁仍是俯首聽命。即使2008年扁下臺后爆出更多關于扁家的弊案,而扁也因罪證確鑿而瑯珰入獄,民進黨多數人依然對此噤若寒蟬,不僅沒有對扁案進行深刻反省,反而頻頻發起“挺扁”、“救扁”活動。2011年時任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提名的不分區“立委”名單中,就有4人弊案纏身。
國民黨當年因縱容“黑金政治”而自毀形象,馬英九擔任黨魁后,嚴厲打擊黨內不良風氣,對“染黑”者及違法者不包庇、不護航。相較之下,民進黨對貪腐黨員卻顯得“寬容大度”。每次黨內有人被司法機關起訴,都會條件反射般的宣稱“這是國民黨的政治追殺”。對于最近的“染黑風波”,民進黨主席蘇貞昌依舊指責“國民黨抹黑栽贓”。
到底是有人抹黑,還是民進黨與黑道“同流合污”,警方自會查個水落石出。只是民進黨這十多年來不敢與貪腐劃清界線以及與黑道的種種傳聞,難免令島內民眾和輿論質疑該黨的反貪反黑決心,擔心民進黨若重新“執政”,又會再出現“陳水扁”。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