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國時報》今日刊載短評文章指出,針對蘇貞昌提出持續“罷免”,表示難以理解其思維。好比棒球比賽,某方自認對手的投手表現很差,他的反應不是認真揮棒,盡全力去搶攻分數(推動讓民眾會鼓掌叫好的“法案”),卻是大張旗鼓、勞師動眾地向裁判抗議,要求對方教練必須更換投手,否則就準備退場罷賽!
全文摘編如下:
據報道,民進黨主席蘇貞昌日前表示,馬英九如果不自己下臺、繼續做下去,又不換政策、不換“內閣”,到了5·20后,民進黨一定會推動“罷免”,“不是計算會不會成功,而是有沒有必要!”。
蘇主席的決定當然應予尊重,但我真的相信,如果民生、環保等各項攸關臺灣發展的重大政策,是由兩個永遠只知怒目相向的政黨來決定,那么臺灣的未來絕對不可能變得更好。
另外,坦白說,我實在看不太懂蘇先生的思考邏輯,好比一場棒球比賽,某方自認對手的投手表現很差,然而,他的反應不是認真揮棒,盡全力去搶攻分數(推動讓民眾會鼓掌叫好的“法案”),卻是大張旗鼓、勞師動眾地向裁判抗議,要求對方教練必須更換投手,否則就準備退場罷賽!
如果蘇主席覺得憑一己或綠營之力就能夠獲得2/3以上“立委”的支持,讓“罷免案”順利走出“立法院”的大門(雖然我完全沒有印象,這些日子以來,民進黨到底實際做過什么真正有利于臺灣民眾,或者足以撼動人心的好事),并且讓全臺灣選民一半以上愿意出來投票“罷免”馬英九,那么,筆者只有一個由衷的建議,請蘇貞昌以后還是盡量少批評別人“自我感覺良好”吧。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