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蘇貞昌對謝長廷“憲法各表”遲遲不表態,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遲遲未有消息,日前傳出謝長廷準備另辟戰線。臺灣《中央日報》網絡報今日發表社評指出,此一訊息不只顯示,謝長廷急于要“走自己的路”,也意味蘇謝合即將破局。
社評摘編如下:
由于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對謝長廷的“憲法各表”遲遲不愿表態,雙方對“中國事務委員會”的定位與組織,又始終未能達成共識,日前傳出謝長廷已準備另辟戰線,以其維新基金會做為今后民進黨與大陸的交流平臺。此一訊息不只顯示,謝長廷急于要“走自己的路”,也意味蘇謝合即將破局。
早在蘇貞昌出任黨主席前,就邀請謝長廷擔任“中國事務委員會”主委。然而,8月6日民進黨宣布“中國事務部”主任由洪財隆出任,9月11日起,民進黨又連著四周辦理“面對中國”系列座談會;但直到現在,“中國事務委員會”毫無動靜;原本外界原本預期“中國事務委員會”可能很快成立,蘇貞昌卻公開表示“這種事沒有急的條件,也沒有急的必要”;黨內也放出蘇貞昌不會讓謝長廷出任“中國事務委員會”主委的消息。
在如此的氛圍下,謝長廷陣營丟出蘇謝合作已瀕臨破局的訊息,當然可以理解。其動機不外:
第一,為謝長廷定位,逼蘇貞昌表態。謝系“立委”強調黨員絕對有責任為黨達成重返“執政”的目標,但“如果船長與舵手的想法是一南一北,船還開得下去嗎?”換言之,謝系挑明謝長廷希望要做主導民進黨兩岸政策路線的舵手。
第二,合理化謝長廷另辟戰線,“走自己的路”的作為。謝系強調蘇貞昌有需要,謝長廷當然愿意協助,但前提是“蘇要認同憲法各表”;同時蘇貞昌對“中國事務委員會”的定位,究竟“是要和大陸打架?還是要和大陸交朋友?”都還未確定,對兩岸政策的軸線也未找到。顯然謝系是要將未來蘇謝破局的責任歸咎于蘇貞昌的“缺乏中心思想”。
第三,為謝長廷的維新基金會充當未來民進黨和大陸交流的民間平臺,預作鋪陳。而蘇貞昌擺明不為謝長廷背書,同時“中國事務委員會”主委的職務又越來越遠,所以謝長廷干脆轉戰自己的維新基金會。
可以想見,蘇貞昌對于這種跡近逼宮的作法,一定甚為不悅,預料他不是責成黨中央重彈“此事不急,必須整合黨內各方意見,形成共識再談”的舊調;就是透過子弟兵放話,反將謝長廷一軍。
事實上,蘇貞昌當初請謝長廷出任“中國事務委員會”主委,并非放手讓謝長廷主導民進黨兩岸政策走向,而是避免讓蔡英文發揮兩岸政策的強項,并借此分化離間謝長廷與蔡英文的結盟關系;再者,蘇貞昌上任后一直希望將兩岸議題降溫,謝長廷卻力圖炒熱,兩人的觀念剛好相反。
更重要的是,蘇貞昌心心念念都是如何贏得2014年“七合一”選舉,進而連任黨主席,直取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黨內提名。
在他心目中,兩岸議題既非優先,也不是他所擅長,貿然調整兩岸政策可能引起黨內紛爭,風險很大。所以,謝長廷既然放話挑戰,他應該會將計就計,讓謝長廷自行其是,因為沒有“中國事務委員會”主委的身份,謝長廷的兩岸政策發言,就純粹只是個人意見,非但沒有權威性,也使民進黨不致被謝長廷牽著走!這對蘇貞昌鞏固自己的權力當然有利,但對民進黨而言,則無異宣告兩岸政策轉型目前絕無可能。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