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長廷盡管未參選民進黨主席,但動作卻一直極為活躍。臺灣《中央日報》網絡版今日發表社評指出,謝長廷為了不強行出頭自斷后路,唯一可行之途徑便是在幕后主導,不帶頭打蘇。盡管暗中“反蘇”,表面卻要超然中立。無論選情如何變化,他都會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社評摘編如下:
盡管并未參選,但謝長廷在民進黨主席選舉中卻極為活躍,有人認為他是“未登記的候選人”,有人把他定位為“公道伯”,更有人把他當成反蘇聯盟的“幕后影武者”;可以斷言,無論選情如何變化,謝長廷都會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民進黨這次黨主席選舉,被視為歷年最詭譎的一次,其原因不僅是黨主席之爭已變為“擁蘇”與“反蘇”之戰,而且儼然成為2016年的卡位戰。蘇貞昌的真正對手,不是已經登記的其他4人,而是沒有參選的蔡英文。盡管蘇貞昌在民調上遙遙領先,實力也占據上風,但民進黨內部普遍認為蘇貞昌絕對不會輕松過關,在未來的1個多月里,仍會遭遇苦戰!而其最可怕的潛在敵人,就是謝長廷。
蘇謝自2007年民進黨內臺灣地區領導人初選就已結下梁子,當時謝長廷雖迫于陳水扁的壓力不得不選蘇貞昌為搭檔,但兩人貌合神離,“相敬如冰”,選后立即就分道揚鑣,各行其是;去年民進黨內臺灣地區領導人初選,“謝系”人馬公然助蔡打蘇,導致蘇貞昌在民調中以些微差距落敗,蘇謝之間的仇恨自然更深,幾乎已到勢不兩立的地步!
這次黨主席選舉蘇貞昌的呼聲最高,一旦選上,進可直取2016,至少也掌握2014“七合一”選舉提名大權,對謝長廷和其子弟兵,顯然是很大的威脅,所以最好把蘇干掉,換上對謝友好的人當黨主席;如果做不到,也要在選舉展現實力,讓蘇有所顧忌,未來不敢“整碗捧去”,否則“謝系”今后根本沒有前途可言。
在“反蘇”的最高指導原則下,謝長廷可能的選項不外有三:自己出馬、派人代打,或者組成“反蘇”聯合陣線。第一項違背謝長廷自己當年退出政壇的承諾,不只正當性不足,也沒有絕對勝算,一旦敗選,謝系再無發展空間;第二項則無論葉菊蘭或李應元,都不足與蘇抗衡,也很難服眾,強行出頭,只不過自取其辱;因此唯一可行之途,似乎就是聯合所有反蘇力量,謝在幕后主導,卻不帶頭打蘇。
這種做法看似自相矛盾,卻是謝長廷厲害之處。因為目前蘇煥智、許信良、蔡同榮、吳榮義都不成氣候,整合已經太晚,謝長廷就算領軍打蘇,也勝算不大;何況,蘇若當選黨主席,掌握黨機器后,必然對“謝系”開刀,不如留點余地,讓蘇不致強烈報復;再者,目前反蘇聲浪雖大,但能否整合集結,才是關鍵,謝與其貿然躁進,不如冷眼旁觀,俟有利時機再出手不遲;最重要的是,即使蘇當選黨主席,還要過2014大關,才能談到2016,所以謝長廷也不必在此時決戰。
正因為如此,所以當許信良提議設立“兩岸關系委員會”,請謝長廷擔任“主委”,并代表民進黨訪問大陸,謝低調拒絕;當媒體揣測謝長廷可能支持吳榮義,謝嚴詞否認;他只不斷強調,到現在為止還沒決定支持對象,“要看參選人的政見理念,對黨務改革及兩岸政策的看法”,并且還要在電臺節目中逐個專訪候選人。
無庸贅言,謝長廷盡管暗中“反蘇”,表面卻要超然中立,站在“主考官”的制高點上,俟機而動,因時制宜,不管結果如何,他都是“公道伯”,如此未來蘇貞昌與蔡英文二度交手時,居中協調者就非他莫屬,號稱民進黨“智多星”的謝長廷,果然當之無愧。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