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本年度《國防白皮書》首度提出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的呼吁,臺灣“陸委會”以消極的方式做了回應。香港《旺報》今日刊載社評指出,建立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的本質,在追求“臺海和平”。臺灣沒有理由反對建立“軍事互信機制”,因此,臺灣方面提出“撤飛彈”假議題,而且是個無解的假議題,實為緩兵之計。
社評提到,大陸本年度《國防白皮書》首度提出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的呼吁,引起國際媒體重視,臺灣“陸委會”顯然不愿正面面對兩岸關系向前跨進一步的機遇,而以消極的方式做了回應。正巧兩岸退役將領在北京大學舉行的“戰略研究與海峽兩岸和平發展”座談會上,針對“撤彈”問題上做了一場尖銳的交鋒。這場交鋒凸顯了大陸《國防白皮書》的戰略意涵及臺灣方面“戰略思維”的盲點。
一般而言,公布《國防白皮書》有兩重意義,一者對內,一者對外。前者是行政部門向立法及民間部門提出的國防施政報告,主在闡釋施政理念,爭取國防預算;對外則是借著向國際社會公布《國防白皮書》,建立“軍事透明化”機制,達成軍事互信目的。這種作法,無論有無正式協定都可以片面或多邊實施。大陸公布《中國的國防》,即屬于這種國際共識、慣例的作為,旨在宣示“和平發展”的戰略意圖,爭取國際社會認同。
此外,評論還指出,這次大陸公布的《國防白皮書》,目的不僅止于宣示意義,更有行動指標的意涵。大陸將建立兩岸“軍事互信機制”議題納入白皮書后,很快就在北京大學舉辦了一場座談會,邀請臺灣“中華戰略學會”與大陸的軍科院與國防大學退休將領們討論“軍事互信機制”議題。這意味著,大陸正積極實踐《國防白皮書》中的主張,開始推動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的建立。但臺灣“陸委會”堅持,兩岸軍事議題的協商,目前時機尚未成熟。大陸應該先主動撤除針對臺灣地區的軍事部署,兩岸軍事互信才能建立,才能進一步深化兩岸關系的發展。
建立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的本質,在追求“臺海和平”。無論從東亞地緣戰略或兩岸關系而言,臺海地區和平與穩定對兩岸或西太平洋區域發展都是有利的,臺灣沒有理由反對建立“軍事互信機制”,因此,臺灣方面提出“撤飛彈”假議題,而且是個無解的假議題,作為緩兵之計。
大陸已積極展開建立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的進程,臺灣方面仍陷于“撤彈”假議題泥濘中。在大戰略變局中,臺灣還要將兩岸關系最核心的安全議題主導權讓給大陸嗎?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