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水扁公務機要費貪瀆案日前經二審宣判后,藍綠立即要面對的問題,是陳水扁若交保候傳對五都選舉可能造成的影響。臺灣《中央日報》網絡報15日發表社評指出,一位“卸任元首”,且深陷多樁貪瀆弊案之中,按照常理應該已無政治影響力,可是在臺灣卻不是這么一回事。不論是執政的國民黨,或者是在野的民進黨,現在都在盤算如何降低陳水扁離開看守所后對年底選舉造成的沖擊,這無疑是臺灣政壇獨有的怪象。
社評摘錄如下:
一個成熟民主地區的元首卸任后,通常不會對繼任者的政策說三道四,而是接受邀約至各地演講,來表達個人的政治理念與人道關懷。臺灣自1949年至目前為止尚有兩位健在的“卸任元首”,每每會對繼任者的政策下指導棋,仿佛他們的領導能力比繼任者更佳。殊不知卸任后不再擁有充分的決策資訊,以片面的訊息來批評繼任者的施政表現,其實并不洽當,但是他們卻樂此不疲。
當然李登輝與陳水扁批評時政的目的有所不同。李登輝很明顯是認為繼任者的領導能力有限,所以為了臺灣的未來而必須時時針砭時政。陳水扁則純粹是因為深陷在貪瀆弊案之中,若不借對時政下指導棋,提醒大眾他是“卸任總統”,將無法塑造影響法官判決的輿論氛圍,對其爭取輕判不利,所以必須不斷議論時政。
“卸任元首”雖然已經與一般百姓無異,但是因為曾經擔任過元首,所以其言論自然比一般百姓更有政治影響力,再加上臺灣是一個悲情意識甚深的社會,所謂代表出頭天的“臺灣人總統”的光環,更讓他們的意見較易受到閱聽大眾的重視。若“卸任元首”本身不對針砭時政有所節制,臺灣媒體在“獨漏”比“獨家”更有壓力的情況下,就形成媒體爭相報道“卸任元首”對時政下指導棋的政壇怪象。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