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學提供給陸生的不涉“一中一臺”“承諾書”行之多年,最近卻因被冠以“一中承諾書”的黑標簽,遭臺當局“教育部”認定違法并全面徹查,發(fā)現全臺三分之一以上大學有類似作為。臺灣《聯合報》10日社論說,臺當局“教育部”的未審先判,已引起島內大專校院全面反彈,臺灣大專校院五大協(xié)進會為此發(fā)表共同聲明,希望兩岸學術交流不要因政治而復雜化。冷風呼呼,清算斗爭之風從政治吹向教育,令人不寒而栗。
臺灣大專校院罕見的聯合表態(tài),是因為綠營與蔡當局昧于兩岸現實,率爾對“涉中”議題無限上綱。兩岸關系一年來陷入低谷,主要緣由,正是蔡當局對“九二共識”立場改變而引發(fā)。臺當局不思設法解開臺灣在各領域因交流縮減所受的沖擊,卻將箝制之手伸向學術領域,為兩岸和解制造更多障礙,為兩岸交流添加更多惡意,實不知領導人的智慧何在?
觀察到么歐各校這類承諾書的性質,是大學行政單位發(fā)給陸生個人的證明文件,以減少校方、學生和家長的無謂壓力。亦即,承諾書并非兩岸學校締結聯盟或書面合約,內容也未違反法令或涉政治內容,蔡當局要強將其解釋為具有法律效力的“兩岸合約”,正是指鹿為馬,嫁禍大學。
臺灣各大學指承諾書的產生,“無非是在艱困的兩岸關系下,希望能夠維持兩岸學生的往來,以持續(xù)經營世代對話的平臺”。兩岸關系僵滯,各大學勉強撐開學術交流的一扇窗,可為新世代青年的互動埋下良善的種子。相形之下,蔡當局虛稱“維持現狀”,假意推動兩岸交流,實際卻坐困愁城,又做了什么?
各校不同的承諾書之名稱或文字或有落差,但大學以一紙說明,能讓陸生及其家長安心,既未違法,臺灣教育主管部門為何故意強加罪名?
現實上,臺灣高教已攔不住奔赴國際的優(yōu)秀學生,包括就業(yè)的清貧環(huán)境也讓學生將謀職眼光望向海外。而且,正當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強調要為臺灣青年在大陸學習、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生活提供更多便利之際,臺灣卻在為兩岸學術交流筑起更高的圍墻,豈不諷刺!
政治不應干預學術,意識形態(tài)也不應左右教育與學習;令人憂心的是,任由意識形態(tài)引導的教育決策將把教育扭曲到何種地步?綠營為一個莫須有的“一中承諾書”不惜拿全臺灣大學祭旗,既踐踏了高等教育的自主性,也踐踏了自己的民主追求。
觀察一年來的政治發(fā)展,“陸生承諾書”事件并非單一個案。從黨產條例到促轉條例,從退將赴陸規(guī)范到保防法,包括監(jiān)委提名人磨刀霍霍向司法,都看得到“綠色恐怖”的陰影。臺當局對待“陸生承諾書”一事上的獵巫手法亦如出一轍:先潑墨水,有罪推定,再打棍子,威逼刑懲。
承諾書事件已引起校園對立紛擾,但更必須警惕,一股綠色“麥卡錫主義”的陰影正悄悄籠罩在校園上空。臺灣民粹獵巫的歪風,已經從政治向“司法”、更向教育領域蔓延!
[責任編輯: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