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新生報》16日社論說:在現行教育體制下,弱勢生要進入島內頂尖大學的機會愈形失衡,近年來各大學已發現此問題,開始規劃扶弱措施。這個問題顯現出臺灣另一個“不公平”,如果不加以正視改善,很難建立正義成熟的社會。
今年5月,島內大學甄試入學委員會公布,經濟弱勢家庭學生占臺清交等11所頂尖大學申請入學錄取名額比率僅1.8%。臺當局“教育部”統計資料亦顯示,頂尖大學招收的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家庭等弱勢生比率都不到2%,其中臺大0.9%、清大1.35%、成大1.34%、交大1.11%。
日前“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審查2016學年度預算時,“立法委員”鄭麗君以“教育世襲化”凸顯議題焦點,指出現行大學入學制度無法改善“反重分配”的問題,只是在復制階級。她并以臺大有6成學生來自雙北市,質疑臺灣大學干脆改名叫“臺北大學”算了。
臺灣經濟邁向M型化發展,其實教育問題也是一樣情形,家庭經濟狀況較好學生在甄選或考試入學上都較有利。根據“草根影響力”網站調查,父母社經地位較高,子女就讀公立大學的比率也愈高,尤其在經濟條件較差的家庭中,有45%認為現行教育制度不公平,會出現“學歷世襲化”,造成社會階級無法翻轉。
盡管過去大學聯考制度曾遭許多批評,但貧家小孩只要肯努力讀書,就有機會進入頂尖大學就讀,開啟扭轉人生的機會。陳水扁出自三級貧戶,從南一中入學臺大法律系,終而成為臺灣地區領導人,即是人盡皆知的顯例。假使陳水扁生在此時,能有這么好的際遇?現在貧戶小孩可能要為三餐吃飽而苦惱,家里哪有能力再供他們課余活動或學習,但平常家庭可以參加夏令營,富有家庭將孩子安排到境外游學,這些落差計入入學評比,就注定起跑點不平等,實在太不公平了。
當富人家子弟比較容易進入“贏者圈”,而窮人家子弟傾向進入“輸者圈”,那就是道道地地的“不公平”社會了。對于資本主義社會的研究,有一項關于“貧富世襲”的探討,特別關注到富者恒富、弱者恒弱的現象。如果貧困家庭造就的下一代也是窮人,比較難有較高社會地位的發展機會,日本學者稱之為“貧困惡循環”或“發達國家陷阱”。其實,臺灣已正步入這種陷阱現象的惡循環中,該是“亡羊補牢”的時候了。
如今臺大端出“希望計劃”,清大開辦“旭日計劃”,成大啟動“成功起飛計劃”,算是對“扶弱”此一問題有所回應,是不是“為時晚矣”?從好的方面說,有做、肯做總比視而不見好,但如果只是做個樣子而已,終究無法解決結構復雜的大問題;蛟S,如文化大學校長李天任所指的,“從中小學就要避免落差”,不是到大學階段再來想做什么!
教育世襲化、學歷世襲化,本來就是貧富世襲化的縮影,臺灣教育當局應有新思辨,這絕不是臺當局“教育部”一個機構所能面對克服的難題。如果只靠“教育部”督促幾所頂尖大學端出幾個改善計劃,那發達的先進地區也不致窮盡精神去作研究探討,甚至審慎嚴肅以對了。換句話說,如果臺當局仍不能將問題深化,或無法對癥,那愈來愈嚴重的情形必然還會持續下去了。
[責任編輯: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