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臺灣有高中生到教育管理部門示威,反對“課綱微調”,聲稱拒絕洗腦,要追求教育正義。對此,有臺灣學者表示,全世界的教科書都為政治服務,沒有絕對學術客觀。2016年國民黨登記參選人洪秀柱回應媒體時說,這次課綱修改只是扭轉李登輝至陳水扁時期的去中國化路線,且“調整的幅度仍然太小”。
臺灣課綱風波所為何來?臺灣作家黃智賢近日投書《中國時報》,披露她的觀察與思考,現將其文章摘發如下——
很多人不懂,“課綱”到底在吵什么?“課綱”就是“課程綱要”的簡稱。以前教科書都是教育主管單位編的,只有一種版本。后來李登輝廢了這個版本,允許書商編教科書,但必須符合主管單位的“課程綱要”。所以只要掌控了課綱,也就掌控了教科書。掌控了教科書,就掌控了下一代的思想與意識形態。
1997年李登輝強行推出“認識臺灣”教科書,這是“臺獨”教育的第一步,第一次開始用“中國”來稱呼對岸。所有“臺獨”要建構的意識形態都可以在這里找到根苗。之后李登輝和陳水扁的課綱,當然是不折不扣的“臺獨共和國”教科書,而這樣的教科書一直用到今。馬英九執政后期,終于對這樣的“臺獨”課綱稍稍修正。但對整個“臺獨”思維和史觀根本沒動,只是修正了太違反人類文明的部分。比如慰安婦,加上“被迫”,日本統治加上“殖民”,比如加上“漢人來臺”和“臺灣人抗日”。
這樣到底有什么不對?但這樣的小修正,“臺獨”就受不了了,他們非常警覺。“臺獨”正在享受掌控教科書的甜美果實,推算得出來,35歲以下的青年人,如同被下達過指令一般,對中國視若寇讎,日本才是善良的“母國”,臺灣是他們的“國家”。這樣,可以確保“獨派”勢力永遠執政。
所以確保“臺獨”課綱是“獨派”的大戰略。戰術則是要利用課綱事件發動新一波的政治造勢,進入高中校園。用“課綱”做幌子,把“臺獨”政治勢力大剌剌地打進高中。用“課綱”做幌子,很容易欺瞞其他的教育者,以為他們是在討論教育問題。
這從頭到尾是政治動員。對沒有成年的15歲少年做政治洗腦。所以他們堅決不讓反對他們的人進入高中校園和他們辯論。因為他們經不起公開辯論,所以他們跟反服貿一樣,絕不辯論,只在網絡上造謠。
他們還用課綱做平臺,鼓動高中生全臺串聯。“島國前進”印發一份傳單,他們要在暑假全臺各地點辦高中生政治講習。為期半天的訓練,傳授反服貿“學運”的操作手法。
反服貿和反課綱調整,對“臺獨”而言是同一件事,那就是試圖讓臺灣青年將中國永遠視為敵人。議題可以不停變換,內里“臺獨”始終如一。這樣可以同時操練社會動員能力,發動對反對“臺獨”者的爆發式攻擊,加速這個社會對“臺獨”的徹底順服。
這是納粹式的思想改造,悲哀的是,他們已逐步見效。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