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文化是怎樣從大陸遷徙過去的?臺灣世新大學教授教授王曉波近日在北京的臺胞社團論壇上,分享了他對這一問題的研究。
河洛文化南下
臺灣閩南人自稱“河洛人”,所言又稱“河洛話”。何謂“河洛”,雖然《周易·系辭上傳》云:“河出圖,洛出書”,但根據歷史記錄,“河洛”連用為一詞始自《史記》。
。1)“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間。”(《封禪書》)
(2)“河雒(洛)之間,人便思之。”(《鄭世家》)
。3)“見父于河洛之間!保ā短饭孕颉罚
“三代”是指夏商周,其間形成了夏民族和文化!皥D”是八卦圖,“書”是《易》,本是卜筮之書,是為夏文化之始。所以,“河洛”乃是夏民族和文化的發祥之地。
至“永嘉之亂”,“海內崩裂,河洛蕭條”(《晉書·恒溫傳》);“河洛丘墟,函夏蕭條”(《晉書·孫楚傳》)。河洛人開始南下入閩。
唐宋時期的文化遷徙
除了“永嘉之亂”外,唐高宗時(676-678),陳政、陳元光父子率58姓,123官吏,3600步卒戍閩。政卒,元光繼之,平定潮州之亂,而置漳州府,后人感其德而尊元光為“開漳圣王”。
唐昭宗時(889-904),王潮、王審知兄弟,為福州威武軍節度使。潮歿,審知率其部,后受封為閩王,唐亡,仍奉唐正朔,稱“大唐江山”,簡稱“唐山”至今。
宋末,蒙古鐵騎南下,宋王室避居福建,而有漳州趙家樓。后人來臺,多居彰化。
南宋朱熹福建講學,晉江、漳、泉子弟多朱熹門人,蔚然成為“閩學”。朱熹編注《四書》,而成為宋后中國學術思想主流。鄭成功、陳永華皆“閩學”中人,來臺開科舉、設學校!伴}學”來臺,而為海上中華。
光復后的大移民
日據下,“去中國化”,惟恪于臺人反抗,公學校仍維持每周二小時的“漢文”課程,且亦有報紙的中文版,直至1936年,小林躋造的“皇民化”政策為止。其間響應中國大陸新文化運動,而有臺灣新文學,是全球殖民地人民唯一以自己語言寫作的殖民地文學,唯最后遭“皇民化”扼殺。
1945年,臺灣光復后,又再“中國化”,尤其是1949年,國民黨退居臺灣,帶來大陸各省同胞,是為歷史上最大一次的大陸移民。(據王曉波教授講話稿整理)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