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大學學生畢業典禮。資料圖片
政治大學學生畢業典禮。資料圖片
20年前,臺灣開始教育改革,措施之一是“廣設大學”,讓更多學生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也為臺灣經濟社會發展起到積極作用,但是也衍生了有私立學校把學生當“搖錢樹”、學用嚴重脫節、教學質量和學生素質日益降低的現象。為了應對近年日益浮現的高等教育危機,臺灣教育主管部門祭出了高校“退場機制”。
大學從23所增加到120所
7.69分就上大學
“我們那個年代,要上大學很難,臺灣的說法叫做過‘窄門’,換了大陸說法,叫做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說起當年的“大專聯考”,今年48歲的鐘先生十分感慨,“發榜那天,我的心吊到了嗓子眼。當知道我考上臺灣大學時,我們全村放起了炮仗,我們家設了流水席,大家歡欣鼓舞,熱烈慶祝。”
為改變這種狀況,20年前,臺灣啟動了教育改革,其中核心政策,就是“廣設大學”。根據統計,臺灣的大專院校從1994年的130所,增加到目前的162所。其中大學從1994年的23所,增加至如今的120所。大學的錄取率,從過去的不到30%,陡增至如今的90%以上。1999年臺灣高校畢業生人數突破10萬人,2005年飆升至20萬人,近幾年約為23萬人。
廣設大學,多元入學,讓大學從精英教育變成普及教育,客觀上提升了民眾的文化素質,但在政策執行過程中出現偏差。很多教育機構,根本不具升格條件,就倉促從大專變成學院,從學院變成大學。其中,1999年至2000年,臺灣島內有60所左右的專科學校,全部升格成為學院。教改甚至淪落為政治人物騙取選票的工具。最明顯的例子是,陳水扁在2000年參加選舉時,開出“一縣一大學”的支票,他當選后,為了兌現支票,宜蘭技術學院、聯合技術學院、臺東師范學院、臺南師范學院紛紛改制為宜蘭大學、聯合大學、臺東大學及臺南大學。大學數量浮濫,造成生源質量高低不一,以至于2008年,曾經有學生以7.69分考上大學,創下臺灣歷年大學入學分數新低。而英文入學考試不足10分進入英語系學習的學生也比比皆是。
公益平臺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認為,廣設大學是大家相互欺騙,“家長喜歡小孩念大學,民意代表投其所好設立大學,政治人物為了振興地方消費去找更多學生來,也在偏鄉設大學,大家都在互相欺騙。”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