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心油事件的后續效應在近日仍未平息,在油品出問題,以及相關的酒、蜂蜜等食品也紛紛傳出標示不實的消息,臺灣《立報》今日發表社論指出,這些其實已經預告了,臺灣的食品工業即將要迎接一波產業的海嘯。
社論摘編如下:
黑心油事件的后續效應在近日仍未平息,在油品出問題,以及相關的酒、蜂蜜等食品也紛紛傳出標示不實,甚至在制程中使用有害人體原料的消息后,其實已經預告了,臺灣的食品工業即將要迎接一波產業的海嘯。
產業即將要面臨的沖擊,主要是源自于消費者已經迷失在食品科技的術語叢林,對于資本主義食品工業不信任正在逐漸升高,結果可能是消費者大量的回到自制自烹的飲食模式,而產生食品業的版圖挪移。
從美牛、塑化劑、毒淀粉等事件開始,臺灣人就像是進入食品科技叢林的小白兔,被各種食物制程的添加物、化學反應搞得昏頭轉向,充分領略了食品工業的奇幻與復雜,有如經歷了求學時代的化學實驗課,大概只剩下具備食品專業或是相關領域的從業人員,才能完全搞懂當中的各種門道。再加上從毒油事件之后,從油品延伸出許多食品標示名不符實、含有毒原料的未爆彈被媒體逐一點名后,臺灣的食品安全幾乎是進入了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階段。
毒油事件爆發后,業界、政府急著澄清各種流言疑點,包括設定油品安全啟動D-day,“立委”也紛紛提出補救式的“法律修正案”。盡管各方都有默契要盡速止血,反應也算明快,但是經歷了塑化劑、毒淀粉、香精面包、飲料含糖過量事件的臺灣民眾模式,恐怕不會因此而買帳。
資本主義將本求利的食品工業在臺灣的歷史很短,所謂的“外食族”幾乎是跟著臺灣在1970年代開始發展加工出口業時一起成長起來的,而夾在傳統手工制作食物,以及現代化食品工業之間的過渡階段,就是臺灣人最引以為自豪的夜市美食。近年來本地文化人援引國外的慢食概念,而把臺灣的夜市食物貼上慢食的標簽文化,但是從歷史來看,夜市美食基本上是作為勞工階級的“滿漢大餐”,它一點都不“慢”,反而因為要配合加班工人“日也操夜也操”的生活習慣,而發展出可以比擬美式速食的加工快節奏,也就是在這個背景下,從塑化劑開始的各次食品安全風暴,都可以看到夜市的蹤影。
盡管食品工業制造的產品幾乎滲入本地人吃食的每個領域,但是就因為本地進入資本主義飲食的時間不長,大部分人的記憶中都還保留有一些父母輩的私房美食,尤其是從原始食材經過手工制作而變成食物的各種技法。以目前食品安全幾乎全面淪陷,以至于不論是吃什么都可能會踩到地雷的時代,似乎,重拾手工制作食物的飲食方式,可以成為一個確保食物安全的選項。
具體的跡象包括,開始出現購買食材原料后再自行制作成食物的現象,而各種協助食物加工的小型家電,購買的人數也開始增加。這顯示一般人對于一團混亂的食品添加物亂象,已經展開自救行動。
臺灣人以往在美牛、塑化劑、毒淀粉等事件發生后,幾乎都會在風波平息后,很快的遺忘事件,然后讓消費、飲食方式回復到事件發生前的狀態,也沒有廠商在這個過程中受到消費者的抵制或是制衡,甚至連業績都沒有受到影響。但是,這次的毒油事件,可能會讓臺灣民眾第一次用自烹自食的方式,向食品工業發出抗議。如果這股動力持續發展,甚至讓業者面臨經營的危機,才有可能讓當局、業界能真正的重視食品的安全、品質。當局沒有辦法監督、業者無法自律,就只能靠消費者來制衡。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