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電子書業起步很早。從1996年互聯網誕生之日起,臺灣城邦出版集團就磨刀霍霍地進軍電子出版領域。他們打造了PCHome網站,后來這家網站分離出來成了著名的上市公司。十多年前,《天下》雜志的電子版就可以在zinio網站上訂閱,到今天,由宏基代理的zinio號稱提供超過5500種電子雜志。
仍處于“痛苦的轉型期”
臺灣出版商們早早意識到電子出版是大勢所趨。臺灣數位出版聯盟一項調查顯示,到2012年底,37%的臺灣出版社已涉足電子出版。不過,城邦出版集團總裁何飛鵬表示,這并非外界所說的“華麗轉身”,而是“痛苦的轉型”。
單看銷售額,臺灣電子書市場其實還處在萌芽階段。截至2012年底,大部分臺灣出版商的電子書銷售額只占總銷售的1%左右。而在美國,亞馬遜公司的電子書銷量已超過精裝實體書。
臺灣出版業發展成熟,競爭激烈,生產的紙質圖書精美得讓人愛不釋手。臺灣誠品書店的實木地板和沙發上坐滿了讀書的人,這家書店因為鼓勵讀者免費前來讀書,成了獨特的人文景觀。盡管業者百般努力,但臺灣實體書市場仍然無法避免電子書的侵蝕。這與電子書銷售額并不必然掛鉤,因為網上還有許多免費中文書籍。
調查發現,有兩成臺灣讀者更偏愛電子書,而近七成電子書讀者認為,電子書已影響到他們對于紙本書的閱讀時間和購買意愿。實際上,誠品書店當前主要的盈利方式不是賣書,而是靠店內出售的工藝品、玩具、箱包和飲食。
隨著閱讀器的升級換代,電子書變得質量更好和更便宜,紙質書江河日下是必然的趨勢。2003年以前,臺灣出版業年年增長,之后開始逐漸萎縮,未來的增長希望,被寄托于電子出版。
電子出版被列為文化發展戰略
電子書在臺灣還沒有大行其道,最大的原因是電子書品種仍然較少。雖然臺灣有數十家電子書供應平臺,但2012年博客來網絡書店銷售前100名的書單中,僅15本書籍擁有電子版,其中4本僅提供試讀本。
臺灣出版社多數是中小型企業,無力支付高階程序人員薪水。而擁有數字人才的電信商、獨立電子書制作公司或硬件商,卻缺乏出版業的經驗與人脈,出版業與數字行業結合不深,導致電子書品種不足。
另外,與歐美相比,臺灣電子書的價格也偏高。何飛鵬指出,美國日本等地,電子書價格是紙本書的三到五折,臺灣的電子書價格卻是紙本書的五到八折。電子書沒有印刷成本和配送費用,但臺灣電子書業因技術與規模的關系原因,成本仍偏高。
臺當局把電子出版列為文化發展戰略,文化和工業部門各自有輔助行業發展的項目。臺灣“工業局”上個月與華碩計算機宣布一項合作,預計未來一年半內要投入2億元新臺幣,打造“臺灣數字大市集”內容云平臺。華碩云端總經理吳漢章指出,這個平臺將在今年底上線,屆時將完成串連1萬家數字內容廠商、5家市集平臺營運商。這意味著,許多原本無力把電子內容搬運上網的臺灣中小廠商,今后也可邁步“云端”了。(記者 王平 吳亞明)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