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周刊》2010年第40期封面:臺灣為什么有創意
臺灣的創意是街頭花招百出的選舉文宣 插圖/向朝暉
桃園推動觀光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設立“兩蔣文化園區”,兩蔣公仔極受大陸游客青睞。攝影(孫海)
新華網近日轉載了《南都周刊》2010年第40期的文章:《臺灣為什么有創意?》現摘錄如下:
對于百萬陸客來說,臺灣的創意是街頭花招百出的選舉文宣,是原本各走各的粉圓與奶茶交集而成的珍珠奶茶,是根植于苗栗原鄉文化的華陶窯,是士林夜市,是誠品書店,是周杰倫,是云門舞集。
對于臺灣來說,臺灣的創意正成為一個新的經濟動力和文化輸出。
【內文導讀】
隨著以高科技資訊為特征的第三波產業的成熟,內容被視為“第四波” 經濟動力,文化創意產業成為兵家必爭之地。發軔于2002年的臺灣創意,最近開始發力:通過《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設立文創研究院,甚至投下330億臺幣資金。這些動作表明,文化創意產業對于臺灣的重要性。
從動手到動腦,從追求GDP到注重內容,從面對上流客戶到沖擊大眾的心靈。“Made in Taiwan”,不再只是單純的代工,而是根植于本土文化之上的原創力。
有人說,文化創意產業將會是臺灣下一個金礦?也有人說,臺灣只是從“制造代工”走向“文化代工”?
而這些命題成立的前提條件是,臺灣為什么有創意?
10月10日,臺灣“雙十節”。年輕人以百般花招游行過“總統府”前方,笑靨燦爛,街頭拍賣著衣帽紀念品,平日肅穆之地,這天儼然是個熱鬧的市集;仁愛路的另一端,參選臺北市長的蘇貞昌招集了一群年輕音樂人舉辦“Open Taipei”的簽唱會,唱歌的不是“電火球”,簽名的卻是蘇貞昌。專輯首發三千隨即銷售一空,年輕人或許對選舉無感,但卻對創意埋單。
主打歌《在這城市寫下愛》以美感的MV和悅耳的旋律在網絡上傳遍,有些人一時不查還以為是7-11的城市形象廣告,了解到是政治營銷專輯也無不悅,仍是贊嘆做得好。香港《南華早報》記者曾錦雯看到這個視頻后,對綠營選舉操作手法感到佩服,直說香港應該好好學學。10年前,曾錦雯的同事們組團到臺灣報道選舉,盡管不算支持陳水扁,但都忍不住買了幾件扁帽工廠的創意產品。在他們眼中,臺灣的選舉真的很“潮”。
臺灣一名政治公關公司主管坦言,“臺灣的文化創意產業,有一部分就是透過選舉而來的。”
錄制這張“城市概念專輯”的獨立樂團,有許多都是批評政府出名的,他們將對政治的不滿轉化為創作,在舞臺上發泄嘶吼,臺下觀眾也為之沸騰。他們不怕得罪政客,也無須在乎選民,創作者只對自己表達的欲念忠誠。
創意,無非就是表達的欲望,以一種創新的語言、文字甚至是生活方式,詮釋自己的意見和思想,讓它顯得獨特或充滿個人風格。從高雅藝術、流行娛樂甚至民間生活,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與眾不同,因而會追求自己的品位和特色。創意,因為這些別出心裁而生。
臺灣有什么創意?對于100多萬陸客而言,是原本各走各的粉圓與奶茶交集而成的珍珠奶茶,是成為臺北新地標的誠品書店,是根植于本土原鄉文化的華陶窯,是士林夜市,是F4,是羅大佑周杰倫,是云門舞集。
從動手到動腦,從追求GDP到注重內容,從面對上流客戶到沖擊大眾的心靈。有人說,文化創意產業將會是臺灣下一個金礦?也有人說,臺灣只是從“制造代工”走向“文化代工”?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