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聯合報》10日社論說,臺灣臺東菜販陳樹菊與多名國際富豪一齊登上亞太慈善英雄榜。臺灣社會多的是比陳樹菊會說漂亮話的聰明人,也多的是比她有財力的有錢人;但陳樹菊的大慈悲,卻勝過這些聰明人與有錢人。臺灣非營利事業慈善捐款,八成都是小戶小額,這些陳樹菊們的行善滋養了人們對人性的信心。
文章摘編如下:
臺灣臺東菜販陳樹菊與多名國際富豪一齊登上亞太慈善英雄榜。她守著十五六平方米大的菜攤近五十年,手上進出是五元、十元(新臺幣,下同)的蠅頭小利,三餐吃的是醬油拌飯,便當已是難得的奢侈;就是這樣刻苦積攢出她的個人慈善功業,多少不曾謀面的學子、貧困家庭因她而生命改變。
《福布斯》雜志新近公布的亞太地區慈善英雄,在臺東某市場賣菜的陳樹菊赫然入列。英雄榜上的名字大多帶著顯赫的財力、國際性的知名度,及以億元起算的捐款金額,遠遠勝過陳樹菊這位女菜販。
但這樣的排比,更襯托出陳樹菊的不凡:她沒有顯赫聲望,也沒有龐大的營利事業支持她行善,少時因家貧失學的她只是在個人生活上刻苦,累積三、五元的銅板小利成善款,將命運曾加諸她的折磨,升華為付出,認養孤兒、興建圖書館,而且為善不欲人知。
陳樹菊以她的生命見證,讓人們相信人性的美好。把陳樹菊置放在臺灣大眾的慈善捐助行為脈絡中,更可看出由小人物撐起“庶民善行”的重要性。臺灣非營利組織的捐款中,約八成是來自像陳樹菊這樣的平凡人,每筆捐款金額平均只在六百元上下,當然許多捐款更少于六百元;一筆筆小額、定期捐助,涓滴成河,維持著民間慈善組織的動能及推展未來計劃的可能性。
相對地,來自財團或富豪的大手筆巨額捐助,不常見于公益團體的捐款名單,而是大抵流向大學母校,或建筑留名、或贊助講座;更常見的慈善模式是企業成立基金會,行善之外亦有節稅規劃的功能,并兼公益形象的經營。
我們確信,推動這個不完美社會持續前進的,就是社會中眾多隱而不顯的陳樹菊們。他們總是在各自角落堅持著,做自己相信、做自己做得到的事情,不管它外界紛亂,善盡一己之力就是了。小戶小額慈善捐款的感動人處,正是因為“不因善小而不為”、“不因錢少而不捐”。
陳樹菊事跡的動人之處,不是在于她的“有余”,而在她的“不足”。不少人以為,樂善好施是行有余力時才偶爾為之的點綴行動;投入義工,又常是開下“啊,等我退休之后”的長期支票。這是“有余”的行善觀,是在滿足自身的需求之后,才考慮到“我”以外的世界。
但陳樹菊體現了“不足”的行善哲學。她生活簡單到幾近刻苦,卻捐出大多數人及不上的善款;這其實也是小戶小額慈善捐款者,共同擁有的德行。小額慈善捐款,非但含蘊了升華的人性價值,而且也有重大的實際效益。
面對鎂光燈的包圍,陳樹菊給的答案聽來更像隱身菜肆的哲學家。她看待金錢是:“錢,要給需要的人才有用。”面對得獎而來的贊譽,她則平淡地說:“這沒什么,大家都可以做,舍得與不舍得而已。”
社會多的是比陳樹菊會說漂亮話的聰明人,也多的是比她有財力的有錢人;但陳樹菊的大慈悲,卻勝過這些聰明人與有錢人。臺灣的非營利事業慈善捐款,八成皆是六百元上下的小戶小額,這些陳樹菊們的行善滋養了人們對人性的信心;他們的簡單信念與具體行動,讓人們明白:行善不辭涓滴,而且就在當下。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