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日前舉行南京廠進機(進設備)典禮,鴻海集團也與南京市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大規模投資生產新一代產品。臺灣《旺報》今日發表社論文章指出,具備全球競爭力的臺商大廠,在站穩大陸后,開始與大陸產業產生唇齒相依、融合發展關系。面對這樣的新形勢,臺灣藍綠兩陣營都必須清醒地認識到,臺商和大陸產業體系的結合正越來越深化,也越來越不需要臺灣的資源,如果臺灣資本市場照目前趨勢走向萎縮,在大陸已“本土化”的臺商就可能退出臺灣資本市場,改到大陸或香港上市,臺商就不再是“臺”商。蔡當局除應停止“去中”挑釁行為外,同時需承認兩岸經濟融合趨勢不可逆,而盡量開放兩岸廠商資本交流合作,不再任意阻撓,讓廠商平衡投資兩岸;這樣才能維持大陸臺商和臺灣的聯系關系。
社論摘編如下:
臺積電日前舉行南京廠進機(進設備)典禮,鴻海集團也與南京市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大規模投資生產新一代產品,具全球競爭力的臺商大廠,在站穩大陸后,開始與大陸產業產生唇齒相依、融合發展關系。
大陸臺商疏離臺灣的傾向非常明顯。譬如,大陸最重要臺商團體臺企聯,對國民黨加強服務臺商的規劃,竟冷淡以對。國民黨新主席吳敦義有意重新強化該黨臺商服務中心,并準備到大陸就地提供服務;臺企聯會長王屏生卻冷淡響應,認為臺商協會已經做了很多,不需要國民黨介入。關于臺企聯主導籌設中的“臺商民營銀行”,王屏生也表明,不會從臺灣動用資金,因而無需經過臺灣官方審核。由此看來,這家新銀行的資本將和臺灣脫鉤,也和臺灣在地銀行業無“血緣”關系。
馬當局時代由代表官方的“臺灣貿易發展協會”主辦的“臺灣名品展”,民進黨執政后,已由各地臺商協會接手舉辦,上海臺協、東莞臺協依序在5月末、9月初,分別舉辦了當地的臺灣名品展。
臺企聯和各地臺商協會的動向,已具體顯現大陸臺商在疏離臺灣。民進黨蔡當局不承認“九二共識”,又搞“去中國化”的“文化臺獨”,與大陸官方關系鬧得很僵。在這種情況下,經營上依托大陸市場的眾多臺商,還能有幾家愿意和蔡當局打交道?即便海基會又將在中秋節舉辦的大陸臺商聯誼活動,也必定和前幾場年節臺商聯誼一樣,湊不足臺商來客數,重點臺商協會會長紛紛缺席。
不過,近期大陸臺商整體經營形勢,并不受臺灣內部政治變動及兩岸關系糾葛的沖擊,總的來說,仍是維持穩定發展走向。此期間盡管有部分臺商因經營層次落伍,先后退出大陸,但更多轉型升級有成的臺商,穩住大陸經營布局;特別是一些擁有先進技術的臺資大廠,抓住了當前大陸創新契機,和大陸相關產業進行深度合作,因而掌握到新利基,也成為當前兩岸民間經貿合作亮點。
像臺積電南京新廠日前舉行進機典禮時,該公司董事長張忠謀強調,這座16納米制程新廠,將能大幅提升大陸在地晶圓代工水平,且臺積電完整的設計生態鏈,也會幫助大陸集成電路設計業的成長。
鴻海集團和南京市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預計投資人民幣375億元,在當地設立智能手機、液晶智能電視、半導體設備等項目的制造及研發中心;這也是近期的兩岸產業界大事。
類似事例實不勝枚舉。另隨機舉例,如臺資電聲大廠美律公司,剛在日前宣布,與其大陸合作伙伴立訊公司加碼合資,設立東莞新廠,以合力擴大爭取大陸電聲產品市場。
面對這樣的新形勢,臺當局必須清醒地認識到,臺商和大陸產業體系的結合正越來越深化,也越來越不需要臺灣的資源,如果臺灣資本市場照目前趨勢走向萎縮,在大陸已“本土化”的臺商就可能退出臺灣資本市場,改到大陸或香港上市,臺商就不再是“臺”商。
[責任編輯: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