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最近頻頻強調拼經濟,其藍圖是“行政院”的“擴大內需加強投資臺灣計劃”,涵蓋軌道、綠能、水環境、數位四大項,內容包山包海,投資規模達到一兆元(新臺幣,下同)。臺灣《聯合報》10日對此發表社論說:正在臺當局財政困窘又大砍軍公教勞年金之際,這項兆元計劃的手筆,不免讓民眾感到突兀。拼經濟當然是好事,但若只是胡亂撒錢,拼不出成績,恐將債留子孫。
先看這一兆元怎么花。首先是交通建設,軌道部分的兩鐵整合、高架或地下化、東鐵南回雙軌、輕軌捷運等,再加上公路建設,估計四千億的規模。綠能部分將耗資四千多億元。水環境改造則預列六百多億元。數位建設則斥資兩千多億元。
問題是這一兆元錢在哪里?臺灣“國發會”主委陳添枝說“沒問題”,過去兩年稅收超征,讓臺當局舉債空間大增八千億元,打算以“特別預算”方式籌錢,舉債不是問題。
無論名為“加強投資臺灣”或“前瞻基礎建設”,包裝內容都是擴大公共建設,然而,建設的前提都要有必要性及合理性,才能帶動永續的正循環。而目前蔡當局的兆元建設計劃,外界認為口號響亮,但實質內容不詳,連投資經費也極粗略。尤其,許多項目仍眉目未清,卻已引發“地方諸侯”搶錢大戰:許多縣市要鐵路地下化,高鐵要南延屏東,東部要北宜直鐵,臺中要山手線,基隆要捷運……。問題是,這些都是迫切需要的嗎?還有,誰該先做?
這一兆元究竟該怎么花,是臺當局主導,還是任令各地搶錢,目前一團混亂。“國發會”宣稱,臺當局將根據臺當局領導人理念編制“發展計劃”,及為期4年的“中程施政計劃”,來主導這些經建。這樣的說法,理論上正確;但以臺灣的政治環境,正常的思考往往卻未必行得通。以近廿年的經驗觀察,只見“地方”綁架臺當局,派系拉扯施政,缺乏正當性的建設則堂皇獲準上路。例如,十年來多次評估皆認為“不宜興建”的北宜直鐵,卻在這次“投資臺灣”中高居領先群。看來,只要聲音大,重大計劃的優先順序便可以改變。
令人擔憂的是,一旦任由地方予取予求,“投資臺灣”勢將淪為臺當局撒錢營造景氣復蘇假象的工具。基礎建設的良莠反映執政者的能力,若草率答應未經妥善規劃的建設,將只是浪費資源,讓財政進一步惡化,且債留子孫。臺灣四處可見的“蚊子館”,無路可出入的捷運站,不都是前車之鑒?
臺當局撒大錢大搞建設,最怕的就是一頭熱,完全不顧前因后果。因此,我們要提醒蔡當局:所有計劃必須有良好的可行性評估,以及認真的政策環境評估。例如,推動鐵路地下化及雙軌,須前瞻社經情勢變化,若認定有此需求,且客觀環境條件足以支應,才放進重大經建計劃與其他計劃一起評比,確認迫切及可行,才進入實體環境評估。
現行環境評估制度已成為臺灣經濟發展的一大罩門,其修正勢在必行。近幾年,環境評估案通過的件數有限,且往往因程序反覆一拖數年,即使最后通過,也往往錯過時效。目前,包括亞洲硅谷案及“投資臺灣計劃”中的許多案子都需送審,充滿不確定性。現行環境評估制度的主要問題,在于臺當局涉入太深,造成環境評估缺乏公信力。要恢復環境評估的公信力,臺當局角色應保持超然,只提供平臺及游戲規則,其精神由“審查”改為“評估”,才有客觀的可能。
要重振臺灣生機,關鍵未必在砸大錢,而在改變執政思維。就怕砸了大錢,經濟卻無起色,那才是最令人害怕的結局。
[責任編輯: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