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金融監理合作了解備忘錄(MOU)周六生效,島內與此連動的“兩岸金融往來規范”的出臺卻是牛步化,而且依然缺少開放的新意與誠意。借用臺“金管會主委”陳沖的話,兩岸簽署MOU代表臺灣金融業登陸的綠燈亮了;不過,配套措施設下的門禁依然嚴格,金融業西進的步伐還是舉步維艱,甚而可能危及后續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協商。臺灣《聯合報》14日社論指出,MOU生效雖讓業者看到了商機,但也凸顯了臺灣金融發展的問題。
社論說,在臺灣經營金融事業,專業經理人須謹記背頌并遵循的行政命令多如牛毛,主因金融法規在高度監理的原則下,本來就已訂有巨細靡遺的命令、辦法,加上眾多尚未與國際接軌的內規及不透明的行政裁量,已構筑了很高的進入門檻;兩岸之間互動的特殊性,又于世界貿易組織(WTO)的一般服務業規范之外,再依“兩岸關系條例”有了例外規范。在兩岸金融MOU簽署前,因金融服務業無法登陸,這套例外規范相對單純;現今雙方可以往來了,規范也得跟著變,卻是變得復雜了。原本各界期待,兩岸金融MOU的簽訂可催動兩岸金融監理的法令群組向正常化靠攏,結果不然,甚至部分是反向而行。
例如需簽MOU方能登陸的證券業,西進投資仍須受到不逾凈值一定比率的限制,且須與其它轉投資并計;如此一來,證券業能投資的額度還是受限,未見放寬。至于開放銀行去大陸投資的形式,“金管會”的方向也是飄忽不定,一開始只計劃開放分行,之后提出“分行優先,參股次之”,但其執行原則迄今還沒有清楚的內容,遵法而行的銀行依然只能鴨子劃水,動彈不得,而MOU于16日生效的日子卻已是近在眼前。
臺“金管會”對銀行業前進大陸趨于審慎,是避免海外前線的風險牽動臺灣母行的安定,監理心態趨于保守,非不能理解;但臺灣金融業的海外投資遍布全球,風險控管并非全然新手上路,海外金融監理亦有國際規范可循,會對中國大陸的金融業投資“另眼相看”,其實還是政治上敵我意識心態作祟,對兩岸金融往來可能受制于“一個中國”架構的恐懼難除,但這種機會已是微乎其微,因為中國大陸已是經濟規模即將超過日本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并正努力與國際接軌,除非絕對必要,不會走回頭路。因此,臺當局面對金融業登陸,遵循國際監理是最好的選擇,否則即失去簽署MOU的意義。
同樣的心態也反映在面對大陸金融機構來臺的管理上。由于大陸金融機構規模龐大,比如大陸工商銀行的市值幾是全臺金融機構的總和,一家來臺就可能吃掉全臺;于是,臺當局再為陸銀登臺修正外商銀行辦理放款的限額,由依總行凈值計算,改依分行計算,以免陸銀用貸款控制臺資企業,結果自是被批開自由化倒車。之后,再以對等原則,在彼岸開放臺資銀行承作人民幣業務前,禁止在臺陸銀承作新臺幣業務。
社論指出,臺“金管會”東管西限,能不能管得了陸銀尚未可知,卻可能讓金融業納入ECFA早期收獲項目的變量大增。畢竟,在一般的自由貿易協議中,服務業享有超WTO的市場準入待遇,是較易遭到質疑的;而臺灣連WTO正常化待遇都給得扭捏,卻希望大陸給予超WTO待遇,而少了ECFA市場準入優勢的兩岸金融MOU,如同少了火柴的空爐,是燒不起來的。
MOU生效在即,島內各個產業、金融機構及投資人都期待甚深:產業界希望臺資金融機構的金融支持;金融機構希望到這個龐大的市場開拓新商機;投資人希望產業、金融業能因相輔相成而成長茁壯,臺灣資本市場更能因兩岸金融互通而成為亞洲資金交流的新平臺。可是,目前市場收到的訊息就是防、防、防,完全看不到臺當局在MOU生效后的金融發展定位;這其實也一直是臺灣金融發展的罩門,而MOU讓大家看得更清楚了。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