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華航空。(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臺灣對外捐贈口罩,卻因臺灣中華航空機身印有公司英文名“China Airlines”,遭指恐被誤會是大陸捐助,使得華航應否改名的問題又被重提。對此,臺灣地區行政部門負責人蘇貞昌與蔡英文辦公室都回應,機身可先增臺灣標志,改名則再討論。華航董事長謝世謙則表示,會遵照辦理。業界人士分析,華航改名牽涉復雜,然民進黨當局既已發言,后續效應十分值得關注。
臺灣資深媒體人彭蕙仙在臺灣“中時電子報”發文指出,近日民進黨當局積極展開所謂的“防疫外交”,口罩大放送。且先不論臺灣是不是已經到了蘇貞昌所說的“自己吃剩的才要給別人”的口罩“吃剩”階段,單從送口罩時的政治動作來看,民進黨當局的“防疫外交”就充滿了政治算計,令人嘆為觀止。
這幾天,民進黨當局持續撩撥華航改名的議題。蘇貞昌認為,運送口罩的華航名稱容易引起國際誤解,以為是大陸送的口罩,這豈不讓“臺灣的好心變成做白工?”因此蘇貞昌要求以后華航運送物資時不可自我宣傳,China Airlines(華航)的字樣閃得越遠越好。此外,未來華航的機身要把China字變小,然后再想辦法加上大大的Taiwan;更長遠的未來則是推動華航改名為臺灣航空。
彭蕙仙指出,其實,兩岸的航空公司在國際民航組織(ICAO)“航空器注冊編號”的首碼都是B,而“B”代表的是“中國”。ICAO和各國民航規范都是以此編號認定該架飛機的國籍。因此,在不改航空器注冊編號的情況下,單單把機身的“China Airlines”改成“Taiwan Airlines”,其結果就會變成與中國山東航空之類的航空公司“中國臺灣航空”。
所以,民進黨當局有本事就去ICAO要求修改航空器注冊編號,不再適用與大陸相同的首碼B。不過,自從民進黨當局執政以來,臺灣連ICAO的年會都進不了,改碼之事就更不用提了。更何況,要改編碼,還得先“宣布獨立”,然后以所謂“臺灣國”的名義加入聯合國。算了,還是做夢比較快。
再說到臺灣對外捐贈口罩的數量,那真的是送心酸的。在島內民眾省吃儉用加上用電鍋干蒸反復使用之下,擠出第一批1000萬片送出后,日前又啟動了第二波援助行動,將捐贈總數600萬醫療口罩給一些歐盟會員國、美國受創嚴重州、拉丁美洲及“新南向”地區等。算一下,每個國家和地區可以分到多少片口罩?
彭蕙仙指出,以臺灣有限的物資,如果真要助人,應該選擇情況確實十分嚴峻的少數國家和地區,讓他們真的可以因為臺灣的物資渡過難關,而不是像現在這樣五湖四海地捐,因為受贈地區能獲得的口罩數量實在太有限了。
當然,民進黨當局要捐口罩還真得快一點,因為很多國家和地區的生產線已經開動,要不了多久,臺灣的口罩恐怕也值不了幾個謝字了。好處是,到了那時,華航也不用改名了。(編輯:張亞靜)
[責任編輯:張亞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