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私立大學招生不足,財務惡化,有些學校連年終獎金都不發。為躲過教育主管部門退場機制,私校要求教師爭取學生以保飯碗,還要老師“自愿”減薪,美化賬面。校方說這是“永續經營”,老師也愿意共體時艱,怎就沒問學生埋不埋單?
臺灣《聯合報》評論指出,臺灣教育主管部門的危校預警標準,說來倒像把保護傘,讓中后段私校有洞可鉆。校方大砍教師研究費,主管部門卻說只要雙方協議即可。老師砍薪四成,等于犧牲研究經費,讓校方聘足最低教師人數,躲過關校預警繼續招生。主管部門呵護學店,卻不管教師沒錢做研究。
私校生多屬經濟弱勢,得靠學貸打工才能就讀;一旦師資打折,他們的受教權也受損,教育主管部門卻不在乎。官員更放任私校壓榨教師招生和減薪,甚至默許私校利用“項目教師”取代專任,以派遣工降低人事成本。這樣的退場機制,是在剝削師生,換取私校無痛退場,這豈是教育之道?
私校財務惡化癥結在少子化,專家對少子化的預警已久,教育主管部門卻一年拖過一年,一味幫問題學校躲倒閉,目的也在逃避自己要面對的高教師生失業潮。當教師薪水不如美食外送員,弱勢生舉債換得廉價學位,這些不正義、反淘汰的問題,都在剝削年輕人,“教育部長”這不是在打臉蔡英文嗎?(中國臺灣網 承良)
[責任編輯: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