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聯合新聞網”近日發表評論說,繼大陸終止陸客自由行后,人們彷佛聽到兩岸間連串的裂帛之聲響起,而這還只是前奏,未來半年的撕裂勢必更深。兩岸間如此,臺灣內部則更嚴重:藍綠對峙原已無日無之,最近又因柯文哲組黨刻意拉高腔調痛批“蔡英文身邊每個人都貪污”,把硝煙噴到最高點。
文章認為,臺灣島內外氛圍雙雙惡化,并不令人意外。去年底民進黨大敗,蔡英文卻利用“嗆中”戰略扭轉頹勢,除逼垮民進黨內挑戰者賴清德,并帶動蘇貞昌行政團隊的嗆辣行政風格,不少民眾居然埋單。如此一來,不啻鼓勵蔡當局不必做實事,只要盡情發動口角攻勢,不斷噴發火藥,即可坐收“仇中”落果,這顯然要比絞盡腦汁創造政績容易得多。
當節制不再被視為是一種美德,當放縱或任性反而獲得更多掌聲,各種惡意便會蠢蠢欲動,彼此勾引,傾巢而出。目前的情況,正是如此。以金馬獎的情況為例,許多兩岸影藝界人士都希望維護這個平臺,希望電影競技能和運動賽事一樣,免于政治的干擾。但去年臺灣紀錄片導演傅榆上臺發表得獎感言,說出“希望我們的國家可以被當成一個真正獨立的個體來看待”時,她就破壞了這個“節制”的默契,把與會代表推到一個窘迫的處境。這類涉及認同的政治宣示具有強烈的爆炸性,尤其在那么敏感的場合,她使其他與會者噴濺了一身煙硝,也使金馬獎的交流意義變質走味。少許人缺乏節制,便可能引發惡意,這是最明顯的例子。
傅榆是個年輕導演,她頂多破壞了金馬獎的氣氛和格局。但真正決定兩岸關系吉兇的,是那些擁有決策大權的高官,他們又做了什么?以蔡英文為例,她的“反中”戰略不過是為了替自己積攢政治資本,當觀光、民宿、夜市經濟受到重創,她何曾在乎?當臺灣失去“邦交國”,出席國際活動受阻,在她眼中似乎都只是又一次“撿到槍”的機會,她何曾為臺灣懊惱?再如,綠營“立委”余宛如譏諷說,“金馬獎晚會終于不必成為懷著政治目的的中國電影人撒野的舞臺”。如此犀利的口舌,除了引發更多敵意,又有何用?
當有權力、也有責任解決問題的人,卻在那里四處“撿槍”,既不表現為政者的節制,還帶頭煽動仇恨情緒,社會如何不充斥惡意?面包師吳寶春表態支持“九二共識”,旋遭臺灣網民抵制;蔡英文在美買了八十五度C的咖啡,導致該公司市值數日蒸發卅六億元新臺幣;近日,同樣的煎熬又發生在一芳水果茶。企業如果只能在兩岸政治斗爭的夾縫中游移,如何走出國際化的大道?
“中時電子報”也發表評論說,蔡當局上臺以來,就不斷進行政治干涉文化藝術,大的如文化“去中國化”,小的如綠營“立委”劉世芳“扯鈴事件”。中國大陸怎能不預作提防?
臺當局“行政院”發言人Kolas Yotaka宣稱,政治不該打壓藝術工作者的言論、出版自由。但蔡英文當局連“和中”、“兩岸一家親”言論都不能容忍,動輒扣上“賣臺”罪名,還準備祭出“中共代理人”條款來整肅異己。倘若有藝術家藉由作品表達不同政治主張,下場恐怕就是遭當局移送“法辦”。這種情況下,蔡當局還侈言不著邊際的高調,豈不讓人覺得格外諷刺?
[責任編輯: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