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春節,一部大陸本土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火了。上映8天,票房超25億人民幣,話題熱度不減,成為繼2017年上映的《戰狼2》后又一部現象級作品。
臺灣“中時電子報”今日發表社評文章說,電影改編自大陸科幻作家劉慈欣的同名小說,講述了太陽毀滅前夕,人類在驅動整個地球逃往新星系征途中發生的故事,大陸救援隊以“雖千萬人吾往矣”的精神,帶領各國救援隊拯救了人類的家園。
有意思的是,這部片子在大陸引起了不小的爭議,評論幾乎分成了兩派,贊譽與批評俱在,國外卻幾乎一邊倒給予好評。美國互聯網電影資料庫IMDb打出8.0分的高分。《紐約時報》評價:中國在太空探索領域是后來者,在電影業中,中國也是科幻片領域的后來者,不過“這種局面就要改變了”。《金融時報》評價:中國電影人開始有信心挑戰被好萊塢壟斷多年的科幻片了,不少外國觀眾評價“很酷”、“很中國”。
墻內開花墻外更香的原因,一是這部主要由大陸本土團隊完成的科幻片制作水準,超出了西方觀眾對大陸電影的認知,因而刮目相看;二是其中所展現的精神內核,包括國人熟悉的家國情懷、故土情節以及集體主義救援方式等,讓西方感覺與好萊塢模式不同,耳目一新。
導演郭帆雖說此片無意做價值輸出,因為中國電影“還沒到那個時候”。但在客觀效果上,《流浪地球》成為了大陸電影走出去的一個代表,成為了西方認識中國的一扇窗戶。
東西方文明沖突方興未艾,中國電影走出去正逢其時。電影是國力的折射,也是國家思維的表現。世界期待通過電影等多種方式來認識大陸,大陸也需要承載思想價值的作品來闡述自己的理念。在一個互動愈加頻密、誤解誤判加深、人類未來更多未知的世界,需要更多的中國價值觀。
首先,這個世界本就是多元的,各國、各個區域有不同的發展方式,也有不同的價值理念。世界需要傾聽來自非西方的、新興國家的聲音,這于世界是一種有益補充。比如,與個人英雄主義相對應的集體主義精神,在救援協作方面是不是更有效率?比如,與保護主義壁壘相對應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是不是更符合人類本就同命相連的現實,也更有助于應對共同的挑戰?中國的價值觀也許會為當今世界面臨的一些困難提供一種解決方案,也可為長期處于主流地位的西方價值觀提供一種新的思考。
其次,中國綿長延續的歷史和當代改革開放事業中積累的精神財富是大陸文化自信的來源。中國價值觀是什么?從人的塑造層面來說,有士的精神、俠的精神、君子的精神;從道德修養方面來說,有仁愛、忠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從看待世界的角度來說,有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美美與共,有天下大同;從天命與人命的關系說,有天人合一,也有精衛填海、愚公移山;從探索國家發展之路說,既有摸著石頭過河的靈活審慎也有從民為邦本到為人民服務的一脈相承;對家園,既以胸懷天下為己任也有落葉歸根的情節。這些價值觀在《流浪地球》里已見一斑。所以,中國價值的內涵既是豐富的也是不斷衍變的,需要更多主動的總結和挖掘,需要更多創新的載體來展現。
上一部獲得西方高度評價的展現東方精神世界的電影是李安導演的《臥虎藏龍》。如果說《臥虎藏龍》講述了一個江湖中國、道義中國的故事,那么未來還需要更多從現實世界中、從對未來的想像中講述中國的作品。去年電影市場的黑馬《我不是藥神》及《流浪地球》都是良好的探索。
當然,民族的即是世界的,卻不代表中國的價值觀應該是孤立的,在與世界各國交融的進程中,中華文明本就汲取了各方營養。中國價值觀也需要找到更多與全球多種價值互聯、共通的東西。比如片中所流露對親情的依戀、對希望的堅持以及高尚的犧牲精神,讓西方觀眾感到熟悉,容易獲得共鳴。影片制作過程所體現的不計代價的筑夢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也是各國電影業的共同價值追求。
相較《戰狼2》中濃烈的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情感,《流浪地球》的動人之處是既凸顯了中國的擔當和責任,也刻畫了全球行動和國際合作,當然未來或許可以刻畫得更為豐滿。這本身即傳遞了一種中國價值。
[責任編輯: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