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當局“教育部長”葉俊榮宣布同意管中閔出任臺大校長,外界以為蔡當局終于愿意解決這樁懸案,未料余波卻更洶涌。綠營人士對此咸表錯愕,認為遭到“突襲”,要求葉俊榮下臺之聲四起。已辭臺當局“行政院”秘書長的卓榮泰更批評,葉俊榮僅以簡訊通知賴清德,棄行政倫理于不顧,必須“追究責任”。看來,葉俊榮的“勇敢”決定,引出了“卡管案”幕后的“藏鏡人”,外界可以確認此案是臺灣“府院黨”在幕后操作,臺灣教育主管部門只是代罪羔羊。
臺灣“聯合新聞網”26日對此發表評論說,對于綠營內部炮聲隆隆,可以作兩種解讀:其一,兩邊是在唱雙簧,“行政院”和“綠委”借此把責任推給葉俊榮“擅作主張”,實際上“府院黨”皆可藉此脫身。其二,此舉確為葉俊榮的自主決定,希望在下月臺當局行政團隊改組前了卻此事;無論自己留任與否,至少保住一些名聲。但無論何者,葉俊榮可能受到當天鄭文燦呼吁民進黨“清理戰場”的影響,抓住機會斷然決定。
問題是,臺當局“教育部長”的決定和“府院黨”不同調的搖擺現象,恰恰又一次證明蔡當局決策體系的混亂脫序,這擺明了“卡管”是赤裸裸的政治斗爭及行政圍剿,非臺當局“教育部”所能管控。
民進黨至今仍不明白自己的權力驕態有多么令人厭憎,也因此,當有人在努力設法解決問題的時候,卻有更多人蹺二郎腿在一旁數落。以卓榮泰為例,在指著葉俊榮要求究責時,他沒有想到自己在“行政院”的任期只剩兩天嗎?或者,這位被一群中生代從“火鍋會”中推舉出來競選民進黨主席的人,已儼然以“新主席”的口氣在發號施令?尤令人側目的是,“行政院秘書長”揚言要追究“部會”首長的責任,已經遠遠撈過界。根據臺灣相關規定,秘書長的法定角色是“綜合處理本院幕僚事務”,怎么輪得到他去干預“部會”首長的決策,還大肆叫囂究責?
在蔡英文當局中,不僅政策翻來覆去是常事,官員越過紅線去插手不相干的事務更是司空見慣。這種體制紛亂的風氣,往往造成臺當局令出多門及朝令夕改,除嚴重降低行政效能,更讓民眾無所適從。更糟糕的是,由于不同單位間權責夾纏不清,是非糾結難解,連追究真相都有困難。“卡管案”正是最典型的例子,表面上阻礙管中閔上任的是臺當局“教育部”,實際上“府院黨”都伸出黑手在幕后下指導棋。如今,葉俊榮想要了卻這樁黑色懸案,臺灣“府院黨”的幕后“藏鏡人”立刻一一現形,出手阻擋。這種只想耍權力的威風卻無意解決問題的臺當局,如何可能為民服務?
在卡與不卡之間游蕩的鬼魂,說穿了,就是民進黨自己的心魔。如果不是民意在這次選舉中集體發威給了民進黨當頭一棒,鄭文燦不會喊“清理戰場”,葉俊榮也不會轉念宣布要發出聘書。歹戲拖棚的“卡管案”,如果說能有什么啟示,那就是:權力的利牙會反噬,蔡當局濫權“卡管”,最后卻卡到自己,使臺灣“府院黨”的形象和正當性一同涂炭。令人遺憾的是,民進黨內應仍存在理性的聲音,但他們卻始終保持沉默,眼睜睜看著偏頗的力量張狂。
[責任編輯: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