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九合一”選舉慘敗后,民進黨內一度嘩然,要求世代交替之聲四起。但僅僅兩周,一切似已回歸沉寂,大家默默接受派系私下喬好的主席和臺當局“行政院長”人選,民進黨內心照不宣的老調是“繼續鞏固領導中心”。選舉崩盤而拒絕反省,民心悖離而無意修正,這真是令人失望的一幕。聯合報11日發表社論指出,回想當年陳水扁貪腐失政時,民進黨內尚有“十一寇”提出批判;而今蔡英文路線大敗,全民進黨卻僅剩統一口徑,這就是“最有反省能力的政黨”嗎?
“十一寇”的由來是:2005年的臺灣縣市選舉,因陳水扁綠色執政的偏執無能而大敗;次年陳水扁家爆發貪瀆事件更引發“紅衫軍”圍城,包括李文忠、林濁水、沈富雄等十一位民進黨內改革派對陳水扁操守和民進黨的路線陸續提出批判,呼吁民進黨中央改革。孰料,這些人隨即遭深綠獨派圍剿,貼上“十一寇”的標簽,并要求民進黨勿再提名這些人參加“立委”選舉。其后,李文忠和林濁水被迫辭去“立委”職務,沈富雄則于2007年退黨。
“十一寇事件”的操作,是綠營把民進黨內“改革者”抹黑成“造反派”,內部的良性批評被標簽為對民進黨“不忠”的惡行,從此扼殺了內部不同聲音。從政治影響面看,這是深綠“獨”派對民進黨的一次攻擊與勒索,利用陳水扁貪腐亟需深綠支持的情境迅即得逞,同時助長了當時民進黨主席游錫堃領軍之“游系”對“新潮流”的斗爭氣焰。
陳水扁時代已然如此,蔡英文執政的兩年多更不遑多讓,臺當局領導人的權限撈過“立法”、“行政”、“監察”的界線,有時甚至直接干預“司法”與“釋憲”。主要癥結,就在民進黨已忘記權力需要制衡、施政必須兼顧弱勢的民主精神了。民進黨在得意時趾高氣揚不聽異議,在挫敗時又畏懼喪權而怯于檢討,這和當年它鄙視的國民黨有何兩樣?
可以預料,蔡英文未來一年多的領導模式,將和陳水扁后期一樣更向深綠靠攏,以鞏固其執政基礎。如此一來,不僅將更置多數選民的期待于不顧,兩岸之間原本嚴峻的形勢也將無舒緩的機會。“期中”選舉剛剛大敗,臺灣執政者毫不反省,卻愈發強硬行事,這如何挽回民心?民進黨一心只顧幫蔡英文拼連任,卻不思如何修正路線挽回民心,也難怪輿論近日惡評連連,甚至有媒體譏稱民進黨“重新啟動敗選模式”。
2006年在陳水扁貪腐敗相已露之際,民進黨內尚有“十一寇”,敢于放膽評論是非。而今民進黨內已無“十一寇”,舉目只見囁嚅眾生和全民進黨一致的發言口徑,剩下的只是模糊的是非功過,以及被民進黨意涂銷的民意。十一寇的消失,不僅是民進黨內部反省精神的消失,也是一個政黨自我腐蝕的開始。當年最敢言的新潮流系,如今成為蔡當局失政的主要幫兇,已證明如此。
[責任編輯: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