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華網絡報》11月6日發表評論指出,民進黨在執政失能、反擊無力下,顯然是刻意淡化由韓國瑜帶起、迅速感染全臺的經濟訴求,而將地方選舉層級升高,主打“愛臺護臺”升級版的全面“抹紅”攻勢!
文章內容摘編如下:
上次臺北選舉冒出了一個柯文哲,這次高雄又橫空出世了一個韓國瑜,可見“非典型”與網絡戰已形成造就奇跡、揮灑夢想的兩大要項,而變革的潮流更明示著臺灣全新的政治時代已經來臨,無覺醒、跟不上、還在抗拒的島內政黨或政客,必然會被淘汰。但韓國瑜從無到有、逆勢翻轉的經典,看似神奇可循,卻未必可以照樣復制,其中奇正相生,仍須厘清。
先看網絡。包括社交群里與通訊軟件等網絡平臺,固然進一步證明了這絕對是未來選戰、乃至施政溝通上的利器,但網絡可以虛擬造勢,候選人的特質與魅力則是實際的考驗,虛勢與實力結合方能成事,缺一不可。到了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時,攸關臺當局與臺灣走向,臺灣的經濟發展榮枯與兩岸關系息息相關,兩岸議題的論述與攻防絕對避無可避,必然成為交鋒乃至攤牌決戰的焦點。
為了徹底阻絕韓國瑜所掀起的熱潮,民進黨正發動臺灣“國安局”與“調查局”放出“資訊”,配合民進黨的指控與影射,共同營造出中國大陸干預臺灣選舉的“恐共”氛圍;在紅帽子滿天飛卻沒有任何實證下,所有的非民進黨候選人儼然都成了可能賣臺的“嫌犯”!
問題是,現在的臺灣人有那么容易被大陸洗腦嗎?為什么以前都沒洗成,這次就能?要洗腦滲透干嘛找上綠營鐵票區的高雄,有那么容易洗嗎?刻意避開兩岸與政治、純以拚經濟為訴求的韓國瑜竟然也會被扣上紅帽子,還有什么人不會被扣紅帽子?民進黨不去反思鐵票區為何崩解、年輕選票為何開始背離的真正原因,卻重復操作逐漸貶值的老戲碼,最后只有選票能提供真正的答案。
[責任編輯: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