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奧協星期二決定取消臺中市主辦東亞青年運動會,臺灣當局通過多個管道發聲以示抗議,宣稱這是“公然且手段粗暴地以政治干預體育”。
東亞奧協是當天在北京舉行的會議上通過投票做出上述決定的,參加投票的一共有8個國家和地區的奧委會,其中只有臺灣的中華臺北奧委會投了反對票,日本奧委會投了棄權票,其他6個奧委會都投了贊成票。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壓倒性投票結果,是因為這一取消動議完全符合奧林匹克精神。臺灣一些勢力從今年初開始推動“2020年東京奧運臺灣正名公投”,要求屆時臺灣代表團以“臺灣”、而不是以國際奧委會規定的“中華臺北”的名義參加東京奧運會。執政的民進黨對此“奧運正名”公投活動給予了事實上的支持。東亞奧協取消臺中市主辦東亞青年運動會,就是針對這一動向的。
臺灣使用“中華臺北”的名義參加奧運會,這是1981年國際奧委會與臺北奧委會正式簽署的協議,該協議成功繞開了兩岸政治爭議,解決了臺灣運動員參加奧運會系列賽事的資格問題。但是民進黨這一輪上臺后,島內“臺獨”勢力猖獗,妄圖把政治帶進奧運會,利用奧運給“臺獨”背書,使首屆東亞青運會的舉行面臨風險。
臺當局指責北京“用政治干預體育”,但真正這樣做的恰是臺灣激進勢力,臺當局在這當中扮演了極不光彩的角色。東亞奧協星期二的決定恰是對來自臺灣方向政治干預體育企圖的回敬。
這不是中國大陸一方的決定,6個奧委會同時投贊成票,連日本奧委會也沒有投反對票,而是以棄權的方式不置可否,充分反映了該決定是東亞社會的共同意志。政治必須遠離體育,即使有誰想要搞“臺獨”,也不要在這個地方折騰。
臺中市2014年獲得首屆東亞青年運動會的主辦權,該市表示已經為籌辦東亞青運會投入6億多新臺幣,運動會原定明年舉行,現在取消對該市顯然會造成一些損失。但這個“鍋”要記到臺灣推動“奧運正名”公投勢力的頭上,而不能怪任何島外的力量。
東亞奧協再次表明了國際社會的嚴正態度,那就是以“中華臺北”名稱為標志的奧委會模式不容挑戰。事實上,洛桑國際奧委會已正式表示不接受將“中華臺北”改名,大陸方面也對臺灣的所謂“正名”運動提出警告。臺灣一些勢力不收手,繼續一意孤行,現在證明他們就是在往南墻上撞,頭破血流是他們應得的教訓。
民進黨2016年重新上臺以來,采取了一系列破壞兩岸合作、挑動對立的行動,迫使大陸對其開展反制。兩岸力量對比已經非常懸殊,臺當局選擇與大陸的對抗路線無異于走進政治上的死胡同,臺當局和激進“臺獨”勢力的種種表演只相當于茶杯里的風暴,他們的自娛自樂注定要一步步變成自討苦吃。
大陸社會本來沒有與臺灣過不去的意思,2014年臺灣之所以能獲得東亞青年運動會的主辦權,也是當時兩岸關系和緩時大陸幫著促成的。臺灣的未來系于兩岸統一,其繼續發展至少要以承認“一中”和不搞兩岸對抗為前提。不能不說,與大陸對抗實為臺灣社會的不可承受之重。
[責任編輯: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