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星期二公布《2019財年國防授權法》草案修正后版本,其中含有多項支持強化美臺安全合作和軍事交流條文,包括支持美軍參加臺灣“漢光”演習。這部《國防授權法》在參院通過的可能性很大。
此前2018財年的國防授權法案要求美國防長評估美臺軍艦互訪的可能性,已受到多方關注。國會還通過了要求美臺高官互訪的“臺灣旅行法”,美方的這些立法行動不斷蠶食中美關系政治基礎:一個中國原則,制造了這兩個大國關系嚴重的不確定性。
美國精英的對華認識近年來愈發變得負面,對華防范之心上升,好斗情緒發酵,國會的挑釁性立法反映了這種變化。中美不僅貿易關系緊張,美國亦展現出在安全問題上對華步步緊逼的姿態,這大大提升了中國處理中美摩擦的挑戰。
對美方挑釁進行系統性分析可以發現,一方面,那些指向中國核心利益的挑釁在增多,其目的在于強化對華施壓和震懾作用;另一方面,美國的威逼是漸進式的,每次的加碼有限,似乎想要避免中方的激烈反彈,不讓中美關系驟然出現危機性對抗。
看來美方也在爭取中美關系的“斗而不破”,特朗普政府采取的是對華攻勢戰略,以強硬姿態開路,但它的目的是要“殺”中國的銳氣,給中國立要服從美國霸權的“規矩”。它并不想現在就開展一場難以確定代價和結果的對華戰略攤牌。
面對美國越來越放肆的戰略擠壓,中國人一定要沉著。我們首先要搞清楚中美之間的戰略態勢,既要看清美國強勢的一面,也要對中國的真實實力有信心。我們還要了解大國博弈的基本規律,對沖突的代價和承受力進行更客觀的認識。
在這個基礎上,我們要進一步確認中國的核心利益,將它們對外申明。把核心利益連接起來,就構成了中國崛起的生命線。圍繞這條生命線就是中國需要采取一切方式、不惜任何代價堅守的底線。
臺海長期是中國核心利益的標志性地區,自中美建交以來,美國在這里大體上接受了對其履行“三個公報”原則的監督,不甚高調。臺海穩定的第一大破壞者是在島內執政的民進黨當局。
然而最近兩年情況在發生變化。特朗普競選勝利候任總統期間與蔡英文通電話,形成對中美關系慣例的一次嚴重出軌。之后美國國會通過一系列涉臺法案,制造了美方準備突破一中原則的立法和輿論聲勢。華盛頓正在開始扮演破壞臺海穩定的活躍角色。接下來只差行政當局以已經存在法律為借口邁出沖擊中美關系的實際步子了。
中美很可能早晚要面臨一場新的臺海危機,中國需未雨綢繆,做好充分的精神和物質準備。如果美國軍艦真來停靠臺灣港口,我們怎么辦?如果美國軍隊真的穿著軍服與臺軍在臺海公開互動,我們又怎么回應?在這些問題上,中國決不能有任何臨時性遲疑。
中國大陸決不懼怕在臺海地區面對任何級別的危機,為打擊美臺的囂張氣焰,維護國家統一,我們不惜走向攤牌,我們的這一立場必須是堅定不移的。如果美國軍艦停靠臺灣,或者美軍與臺軍在臺海互動,那將是對中美關系的根本性沖擊,也是對臺海和平的基礎性動搖,這一點也必須讓美臺兩方非常清楚。
一旦美國軍艦和士兵出現在臺灣海峽和臺灣島內的任何地方,中國大陸的軍艦和士兵都會出現在同樣地方,無論這個過程是否發生直接軍事沖突,我們都會在所不惜。要把我們的這個決心告訴美臺,然后讓他們做出選擇。
退讓是換不來中美長期和平與合作的。只有中美都按原則辦事,雙方的底線互不對撞,中美關系才會是積極和穩定的。中國有決心有能力守護好自己的原則和底線。奉勸美臺對此不要心存幻想,作出錯誤判斷和行動。
[責任編輯: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