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當局上任即將屆滿兩周年,臺當局各部會官員大舉宣傳政績,為民進黨當局“增添光彩”。臺灣《旺報》16日發表社評指出,既然是政績宣傳,難免擦脂抹粉、政治正確,但臺灣“國發會副主委“邱俊榮“不靠中國,臺灣經濟一樣發展”的說法就太超過了,果然短短幾天就被新發布對外貿易數據“打臉”。今年前4個月,臺灣對大陸出口額年增率達14%,對整體出口增長貢獻最大。單看這件事,便知經濟不靠中國大陸論應該“發夾彎”。
邱俊榮張揚“經濟不靠中國大陸”,顯然是受了蔡英文態度影響。蔡英文自上任以來,消極對待兩岸經貿和大陸市場,乃眾所周知。而至近日,蔡英文接受幾個媒體專訪,談及就任兩周年的回顧與前瞻時,對兩岸經貿及大陸市場的態度依然偏于疏離、冷淡。
譬如,她在一項專訪中,特別強調當前“臺美經貿”合作關系良好,而把兩岸經貿和臺灣對其他國家經貿混為一談,說是“對(美國以外)其他國家,我們都采取一樣態度,只要能夠相互有利,我們就合作;我們從來也沒有排除中國大陸的市場。”這“從來也沒有排除”講法,顯示大陸市場在蔡英文心目中,只是全球眾多普通市場之一,不必特別重視。
在另一項專訪中,蔡英文被問到大陸“31條措施”的事情,她的答復是“我們要關心,但不必過度憂慮”。其理由大致是,大陸給予臺灣企業、人才的優惠,可能只是一時現象,不會長久;更何況,臺灣民主、自由、開放,生活質量比大陸好,高階人才較喜歡待在臺灣,不會輕易被大陸吸收過去。蔡英文這話,讓人感覺她對于大陸市場已然崛起的鮮明事實,倒是輕描淡寫的,甚至是刻意視而不見的。
既然蔡英文的兩岸經貿觀點是如此,那么,“國發會”副主委邱俊榮高唱“經濟不靠中國”,并引為兩年來主要“政績”,也就不足為奇了。按照邱俊榮講法,這兩年來盡管兩岸關系“急凍”,但臺灣經濟一樣發展得很好,說明過去許多論調認為臺灣經濟需要依賴中國是不真確的;甚至,從美中貿易磨擦造成臺灣“含中成分”較高產品無法出口到美國之事看來,“搞不好中國對臺灣反而是拖累”。
總的來說,兩岸經貿及大陸市場,近來實頗受蔡當局“奚落”;惟蔡當局相關說法,很快遭到現實情況嚴酷考驗。即臺灣“財政部海關”日前發布最新外貿統計顯示,當前臺灣出口商品其實非常依賴大陸市場,情況比馬當局時期有過之而無不及。
如今年前4個月,臺灣對大陸(含香港)出口金額437.78億美元,占整體出口比重約41%,高過馬當局時期常見的40%左右。而且,前4個月臺對陸出口年增率達14%,是臺對所有地區出口增幅之首。
對陸出口強勁增長,使得今年初以來臺灣工業生產情況相當熱絡,并有力撐持經濟增長率。今年首季臺灣GDP年增率達至3.04%佳績,背后有來自大陸市場的顯著助力。盡管如此,蔡當局卻仍有重要官員卯勁宣揚經濟“不靠中國”論,真讓外界一頭霧水,弄不清楚其所為何來。
蔡當局也避談大陸臺商對臺股的貢獻。直白地說,近一年來臺股加權指數一直能站穩萬點以上,實甚得益于大陸臺商的經營成效。不少臺商在陸轉型升級成功,或與陸廠緊密合作搶得市場,因而獲利豐厚,也帶動其在臺股上市關聯公司股價上揚;惟蔡當局只是欣喜“股市萬點”,卻從未肯定大陸臺商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假設若大陸臺商普遍經營衰疲,則臺股哪有萬點可言?
奉勸蔡當局,應及早揚棄經濟“不靠中國”論,轉而積極掌握大陸新一波對外開放布局。陸方正在加大力度擴大進口、開放外資準入、建設自由貿易港區等,同時不斷向全球廠商釋放嶄新商機。對此,蔡當局應積極協助臺灣廠商去掌握機會及搶攻市場,才是正辦。
[責任編輯: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