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功祭典4月29日在臺南舉辦,臺“內政部長”再度缺席。去年,臺當局打破此前54年“中樞主祭”的慣例,“內政部長”首次缺席鄭成功祭典,而改由臺南市長主祭。從去孫中山、去孔子、取消遙祭黃帝陵到降格鄭成功祭典,臺當局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去中國化”。
數典忘祖
口口聲聲“愛臺灣”的綠營政客,為一己的意識形態和政治目的,把黑手伸到了“開臺圣王”頭上,其數典忘祖和忘恩負義令島內民眾唏噓,也令海內外華僑華人和鄭氏宗親寒心。
世界鄭氏宗親總會會長鄭傳興為表達抗議,29日拒不出席臺南的祭典,并表示未來宗親會不排除全面退出祭典,“讓你們自己去拜自己的”。鄭傳興說,臺當局極度不尊重鄭成功祭典,早期還有三軍儀隊,近年儀式愈來愈簡單,往年都是宗親會號召海內外的宗親一起前往祭拜,既然不重視,以后會考慮宗親會另行祭祀。
鄭氏宗親總會副總會長鄭榮華表示,“沒有鄭成功怎么會有現在的臺灣?”鄭成功不是鄭氏宗親的而是所有臺灣人的,“難道各地寺廟拜鄭成功是拜假的?”鄭成功在臺灣歷史上的地位,不能抹殺。
欲加之罪
臺南市政府從1946年起,每年由官方舉辦臺南市延平郡王祭典,1962年起臺行政機構更改為“中樞祭典”,次年起由“內政部長”擔任主祭,一直到去年,“內政部長”打破54年的慣例未南下,改由當時的臺南市長賴清德主祭。
當時臺當局給出的理由是落實“地方自治”,暗地里則放話稱“鄭成功屠殺原住民”。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上臺后,為了打破漢人中心史觀,開始力推“原住民史觀”,即宣揚臺灣的主人是臺灣少數民族,而漢人是外來政權,妄圖由此弱化臺灣與中國大陸的聯系。前年8月,蔡英文向臺灣少數民族道歉時,專門提到“荷蘭人和鄭成功”屠殺少數民族,卻對日本殖民者屠殺少數民族的暴行不置一詞。
為了包裝自己的意識形態,綠營政客不但選擇性失憶,而且扭曲篡改了歷史。臺灣世新大學教授戚嘉林博士指出,1661年鄭成功率兵登陸臺灣時,并未殺害少數民族的祖先,而是“再三下令軍民屯墾,不許混圈土民及百姓現耕田地”;此外,鄭成功還宴請各社長老,贈予袍帽靴帶,所以“南北路土社聞風歸附者接踵而至”。
挖空心思
蔡英文2016年上任第二天,就取消了遙祭中山陵。當年11月12日適逢孫中山誕辰150周年,臺當局袖手旁觀毫無動靜,仿佛不知孫中山是何人。蔡當局上臺之初還取消了遙祭黃帝陵,而在過去8年間,馬英九一直親自主持遙祭黃帝陵典禮。2017年6月,臺當局又一次修改高中歷史課綱,將“中國史”并入了“東亞史”。
民進黨當局“去中國化”無所不用其極。臺北故宮博物院在舉辦孔子展覽時,特意去掉“至圣先師”四字,為此不惜延遲辦展;臺北故宮南院拆掉了港星成龍所贈的圓明園青銅十二獸首高仿裝置,并稱其為“外來文化”;有民進黨“立委”提案,扯鈴(空竹)是中國文化,是統戰,臺灣“僑委會”不應予以推廣……
民進黨挖空心思割裂兩岸的歷史文化臍帶,一門心思要自絕于中華民族。諷刺的是,民進黨的邏輯根本無法自洽,用中國文化大學教授王曉波的話說:“既然把鄭成功、清朝和國民黨政權都視為外來政權,那民進黨當局算不算外來政權?蔡英文執政的正當性又在哪里?”(記者 王平)
[責任編輯: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