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國時報》14日社論指出,臺灣的中國國民黨為何會輸掉選舉?為何迄今沒有起色?簡單的回答: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姓都不敢說出時,還能值得他人信賴、讓人尊敬嗎?當中國國民黨連“中國人”這3個字都要回避時,她的命運就可想而知了。
社論指出,身分認同不可能完全取決于單一因素。例如,從生活在臺灣來看,我們當然是臺灣人;從文化歷史的層面來說,我們也是中國人。因此,“我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的重疊認同是一個最合情、合理、合法、包容的認同。在臺灣,只有“我是中國人,不是臺灣人”或“我是臺灣人,不是中國人”的單一排他認同,都是不健康的。
在“我是臺灣人”、“我是中國人”或“兩者皆是”的身分認同上,臺灣的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長達30多年的調查顯示,變化甚為顯著。1992年時,“我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的重疊認同(46.4%)的比率最高,其次為“我是中國人”(25.5%),最低是“我是臺灣人”(17.8%)。
社論認為,身分就是一種歸屬。有些人想切割臺灣與中國大陸的關系,因而主張“我是臺灣人,不是中國人”,這是一種屬于“臺獨式”的分離主義認同。在李登輝的政治操作下,1994年迎來第一個轉折點,“我是臺灣人”超過了“我是中國人”的認同,爾后“我是臺灣人”的認同快速攀升。陳水扁執政期間,“我是臺灣人”的認同快速上升,“我是中國人”的認同繼續下滑,但重疊認同的百分比幾乎沒有多大變化。
但是從馬英九上任的2008年開始,重疊認同快速下降,其下降比率幾乎全部轉移到“我是臺灣人”的認同,使得“我是臺灣人”的排他認同超越了重疊認同。在馬英九任內,臺灣人認同的升高程度(+16%)比陳水扁任內(+8%)還要高出許多。2014年為最高峰,臺灣人認同為60.6%,重疊認同為32.5%,中國人認同只剩下4%。因而有人戲謔諷刺地稱:馬英九是李、扁兩人的忠誠接班人,他完成了李、扁兩人都不可能完成的“去中國化”任務。
社論中說,為何會如此?原因在于馬英九雖然贏得執政,但是沒有嘗試著扭轉李扁長期所灌輸的“臺獨”意識。馬在任內,不僅是馬英九本人,也包括現在臺面上的國民黨內高層,如吳敦義、朱立倫等,他們都不敢、也不愿稱自己是“中國人”,盡量回避任何有“中國人”元素的話語,他們粗淺地以為只有與民進黨爭奪“我是臺灣人、我愛臺灣”的話語權,國民黨才能贏得選舉。
國民黨在認同問題上的自我繳械,讓“我是臺灣人,不是中國人”的身分認同取得了更高的道德性,讓民進黨在所有的陳抗運動及在議會中,更自豪地認為他們才是勇敢的臺灣人,才是政治正確。〈國民黨在2014、2016年的敗選,不僅輸掉了政權,更輸掉了在認同問題與兩岸論述上的話語權。
社論認為,幾份民調顯示,2014年以后,臺灣人認同開始下滑,“重疊認同”再次上升,這對兩岸關系來說是好事,但此現象不是國民黨所促成。主因是民進黨執政太差所致,民進黨的霸道與臺灣的亂象讓民眾開始沉思,“我是臺灣人”的排他性認同是否還是政治正確?能否改善他們的生活環境、臺灣的國際處境?另外,中國大陸這幾年的經濟快速發展,受世人肯定,連美國都不得不看其臉色,讓人認知到“我也是中國人”不再是一個全然的負面認同。
很諷刺的是原本這應是屬于中國國民黨的話語權,但此時的國民黨主席及高層卻似乎沒有醒過來,他們迄今還是不敢提“我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還在相信民進黨那套身分認同論述為政治正確。
[責任編輯: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