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國時報》4月2日發表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博士潘罡的評論文章指出,3月13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聽取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說明。方案提出,組建文化和旅游部,不再保留文化部和國家旅游局。說明指出,文化和旅游部的主要職責包括,研究擬訂文化和旅游工作政策措施,統籌規劃文化事業、文化產業、旅游業發展,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等。這一改革顯示大陸不斷凸顯文化產業作為支柱型產業的角色。
評論表示,相較于臺灣,大陸政府這樣做的一大好處是不會陷入文化補助、文化投資孰輕孰重的泥淖。因此大陸文化事業、文化產業雙軌并進,沒有任何沖突與爭議,如今成立文化與旅游部,更能發揮最大的效益。
評論指出,反觀民進黨重新執政之前,配合柯文哲拿松山、華山文創園區開刀,把“文化創意產業”斗臭,明明五大文創園區的營運方針是在陳水扁任內所擬定,卻誣指馬英九當局過度強調產值而忽略文化內容。這種情況導致蔡英文當局改喊“文化經濟”,再也不敢強調“創意”與“產業化”,臺灣的文化戰略驟然亂了方針。最糟糕的是,民進黨當局還在搞“文化去中”,把中華文化從原有的歷史資源中剔除,民粹凌駕專業的結果,更是重傷臺灣的文化原創力。
評論強調,由于專業不被重視,施政就會鬧出笑話。舉例來說,今年臺當局“文化部”扶植團隊評審時,竟然有評審認為“音樂劇”不該納入“音樂類”評比范圍,導致長年耕耘臺灣原創音樂劇的“音樂時代劇場”出局,創辦人楊忠衡不得不宣告停止營運。然而翻開任何一本西洋音樂史,“音樂劇”源自歐洲的小歌劇、輕歌劇,因此它是小歌劇在美國的延伸發展,這是一種常識,但臺當局“文化部”扶植團隊評鑒委員竟會講出外行話。
評論認為,更令人扼腕的是,音樂劇是一種龍頭產業,可以帶動燈光、舞臺、布景、作曲等相關表演行業的發展,如今卻被自家人倒打一耙。臺灣還想提倡什么“文化經濟”?一葉知秋,臺灣文化發展前景怎能讓人不擔憂呢?
[責任編輯: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