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國時報》20日發表社論說,臺灣勞工青年窮忙、全臺霧霾灰茫、臺灣的未來如同眼盲。曾幾何時,臺灣從亞洲最閃亮的經濟新星、令人稱羨的“制度典范”,陷入今天“忙、茫、盲”的困境。冰凍三尺應非一日之寒,面對今日的困果,要找出昔日的困因,才能打破危境再建新局。
文章內容摘編如下:
困局的成因很多,若回推其源,當從20年前說起。當時臺灣絕大多數人天經地義自認為“臺灣人也是中國人”,但李登輝當選臺當局領導人后,開始以“本土意識”為名,從教育、文化、兩岸區別等方面突出臺灣人意識,強調臺灣主體性,臺灣人的身分認同與國家認同開始與中國大陸分裂。民進黨2000年執政后變本加厲,“反中”、“丑中”、“仇中”,割裂“臺灣人”與“中國人”認同,才讓臺灣進入長達20年,于今未已的族群與意識形態內斗,一步步走向文化斷根、社會斷裂與經濟衰退。要撥亂返正,重建臺灣榮道,首要之務就是重建“臺灣人就是中國人”的身分認同。
社論指出,鐵一般的客觀事實擺在眼前,臺灣先民絕大多數來自大陸,血濃于水難以瀝除。即便中間經歷日本殖民統治,但對多數臺灣人的身分認同影響程度甚小,絕大多數臺灣人并未放棄源自中國的文字語言、宗教信仰、歷史記憶與生活習慣。當然,先人渡臺后這數百年間,與原住民通婚交融,又接納部分日本文化,形塑了臺灣豐富多彩的多元文化,但主體文化就是中華文化,這一點無可動搖。
既然歷史事實、文化風俗、語言文字都如鐵石一般,牢牢告訴大家“臺灣人就是中國人”,綠營與“獨”派人士就選擇政治分歧作為分化、割裂“臺灣人就是中國人”情感連結的切入點,認定并宣揚“中國”這個符號專屬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臺灣無關。當臺灣社會普遍接受“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概念后,“獨”派又開始反推,不接受自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臺灣人,就要反對“一個中國”,要反對自己是中國人。不管是刻意還是無知,這樣的反推,有兩個嚴重的錯誤。
社論中說,一是態度的錯誤。臺灣人就是中國人的身分源流,是歷史、文化、血緣的事實,臺灣不是非要放棄中國身分的認同,才能追求獨立發展。
二是在時空上誤讀,兩岸于1992年建立九二共識,打開交流大門后,“一個中國”轉變為“兩岸同屬一中”的包容性“一個中國”定義。
社論認為,“兩岸同屬一中”是一種加法的“一中”,臺灣加上大陸,才等于一個完整的中國,這是對“中國”這個國族符號、身分符號的共享。既然如此,臺灣人還需要反過來采取排他性的態度,去割裂“臺灣人就是中國人”的身分認同嗎?
本是相容和融,可結合為一的“臺灣人就是中國人”,因政治人物的蓄意操弄,異化裂化為“臺灣人不是中國人”,甚至讓臺灣人與中國人成為對立仇視的身分符號,背祖忘宗,正是沉淪之始。要讓臺灣走回復興的正道,就必須復建“臺灣人就是中國人”的身分認同。
社論強調,大陸也需要為重建臺灣人的中國認同盡一分心力,尤其在中國大陸崛起后,如何讓臺灣人分享“中國人的光榮”,是兩岸政治交流中斷后更重要的功課。只要讓臺灣人感受到做中國人的光榮,承認自己是中國人,對使用漢字、信仰媽祖與關公的臺灣人而言,一點都不難。
[責任編輯: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