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聯合報》12日發表社論說,“一例一休”政策果真“野火燒不盡”,各式各樣料想不到的后果鋪天蓋地而來。一個商家接著一個商家,一個產業接著一個產業,全都淪陷于林全所說“漲價是必然的”困境。有人譏諷,漲價的后果原來是由“行政院長”“掛保證”的;有人擔憂,全面性通膨已然啟動。
社論摘錄如下:
社會反應如此強烈,“行政院”遂大動作回應,豈料,不是對始作俑者的政策有所修補或加強配套,反而是針對業者下手,放話譴責漲價的商家乃“搭便車,抹黑一例一休政策”,宣布要找業者“喝咖啡”,以查明是否有哄抬或聯合漲價等行為。這是作賊的喊捉賊嗎?造成物價波動的始作俑者是誰,當今民智不足以理解嗎?面對輿論嘩然,自由市場經濟學者出身的林全,心底深處能無一絲“孰令致之”的自我反省嗎?
于是,“行政院”一面放軟姿態,改口不再請喝咖啡,只要求被點名的業者自行送交書面報告說明;但另一方面,也并未放棄行政權力的揮舞,“政院消保處”仍然嚴正宣布開始查價行動。約談也好,“喝咖啡”也好,查價也好,執政者的邏輯都是一樣的:作官的我“政策有理”,業者你“漲價有罪”。“只準州官放火”,莫此為甚!
一例一休現在被視為“惡法”的典型,并不是社會集體喪失理智、喪失良心,竟同意資方可剝削勞工;而是當局對勞動市場、經濟現況、及政策影響評估毫無理解,毫無知識,更毫無專業判斷,全憑著漂亮的口號治理。蔡英文亟欲拉抬她本人“站在勞工這邊”、“提高勞動人權”的形象,從一開始“高端指揮”遠通及道路收費員事件、華航罷工事件之后續處理,即可看出端倪。但這次一例一休的政策后果,除了引致通膨使弱勢勞工階層直接承受百物皆漲的沖擊之外,最令執政者始料未及的是,標榜嘉惠勞工的政策,最大的受害者竟是勞工本身。
臺灣本來困在景氣不佳、企業經營困難的處境已久,多數勞工真正需要的是多放假那種“小確幸”,或是穩定的工作機會以保生計,其實不問可知。蔡英文上臺以來種種影響經濟發展走向的政策,使得資方出現財經專家所謂“企業對政府心死”的反應。這次一例一休政策,主要反映出少數強勢勞團、青年勞工代表、社運出身的勞動主管官員的主張;但企業界來不及因應人事成本陡升,不得不籌謀各種應變手段,包括強迫減少加班時數,減少產出(例如客運減班),停止聘雇低技術性工人,用兼職或派遣取代正職員工,甚至提前自動化作業時程,加購機器人取代人力作業。
這些現象,并非出于區區少數“為富不仁”的財團企業主只顧私利,而是全面性地從小吃攤到電子大廠不得已的共同選擇。而凡此種種,不都由勞工首先受害,且越弱勢的勞工受害越深嗎?很多原先尚有加班費可領的如司機等行業,收入不增反減;本來還有周末工作機會或低技術性的工人,馬上面臨生計更艱窘的苦境。
政策后果如此,如果民進黨尚在野,會饒得了這種“無能的執政者”嗎?但民進黨今日執政大權在握,不圖補救自己一手制造出來的混亂,反而濫用行政權力威嚇民間。最近以來,主管機關指揮的勞檢、金檢、查價、罰款、約談等手段,密集頻繁,無日無之,不但已繁苛到擾民的程度,且官僚無知卻顢頇,令民間業者瞠目結舌無言以對。行政處罰猶嫌不夠,還有“找業者喝咖啡”這種“名為道德勸說,實則行政恐嚇”的手段祭出。一再折騰之后,不妨試問徐旭東對蔡英文是何感受?張忠謀對林全是何感受?等著被約談的胡須張、手搖茶業者是何感受?所謂“對政府死心”,可不是少數一二業者的心聲而已!
州官放火,人民遭殃。咖啡走味,老百姓誰咽得下去?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