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下午,國臺辦主任張志軍在北京會見了以陳瑞隆為會長的臺灣工商團體秘書長聯誼會參訪團一行。張志軍就兩岸關系談了三點看法,他強調維護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和臺海和平的關鍵是堅持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政治基礎。
對此,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李振廣教授接受中評社采訪時,詳細解讀了張志軍此次講話內容。他認為,大陸方面對臺的大政方針沒有變,在維護和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穩定發展的同時,更堅決地反對“臺獨”。只有民進黨當局承認以“一個中國”為核心內涵的“九二共識”,才有兩岸關系的和平發展。蔡英文及民進黨當局答完“未完成的問卷”,接受九二共識,是當前兩岸困境的唯一解決途徑。
文章摘錄如下:
一,對臺的大政方針沒有變
李振廣認為與5月20日下午國臺辦負責人發表的講話相比,25日張志軍的講話更加堅定地表達出大陸一貫的反“臺獨”態度。20日講話是國臺辦對蔡英文在某些進步之處的積極回應,但在反“臺獨”方面強調不足。而此次張志軍的講話則更加清晰地表達了大陸反“臺獨”的堅定態度。兩篇講話全面、完整地表明大陸對臺的大政方針沒有變,一是維護和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穩定發展的方針沒有變。這主要體現在20日講話;二是堅決反對“臺獨”,堅定維護“一個中國”原則的方針沒有變。這鮮明地體現于25日張志軍的講話。
此次張志軍之所以特別強調“一個中國”原則,不再用“九二共識”的模糊化表達方式。是因為國民黨執政時期能夠接受九二共識。而剛剛上臺的民進黨政府不接受“九二共識”,就必須特別強調“一個中國”原則。以此來規范兩岸關系及臺灣的國際活動空間。絕不會給民進黨政府留下各自表述的余地與不切實際的期待。為了兩岸關系健康發展,必須對民進黨執政當局施加更多壓力。
二,解鈴還須系鈴人
李振廣認為此次臺灣工商界代表團訪問大陸,表現了臺灣工商界期待能維持兩岸在經貿領域的交流合作,但對發展前景非常擔憂的態度。此次訪問具有投石問路的性質。大陸一貫樂于維護與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局面。張志軍的講話仍給蔡英文以繼續答題的難得機會。蔡英文及民進黨當局只有接受以“一個中國”原則為基礎的“九二共識”,兩岸關系才有可能繼續和平、穩定地發展下去,這也最符合兩岸人民的福祉。但民進黨不僅未能接受“九二共識”,還在上臺后迫不及待地廢止“課綱微調”,進行“文化臺獨”。如此下去,兩岸之間和平穩定的局面將難以維持。
因此,臺灣工商界應給蔡英文施加更大壓力,使其接受九二共識,答完“沒有完成的答卷”。九二共識是兩岸關系穩定發展的基礎,不接受九二共識,兩岸的經濟交流合作及臺灣企業的利益必定會受到影響。一切后果將由民進黨承擔。因此解決兩岸關系問題的關鍵在民進黨當局,“解鈴還須系鈴人”。
三,“重視大陸13億7千萬民眾的感受”
李振廣認為張志軍此次特別提到“臺灣社會也應了解和重視13億7千萬大陸民眾的感受”,是對民進黨當局單方面地以臺灣民意為由,拒絕接受九二共識的一種主動積極的回應。臺灣有支持“臺獨”的民意,大陸也有反對“臺獨”、支持兩岸關系和平穩定發展的民意。大陸的對臺政策有強大的民意支持。
張志軍此次前所未有的強硬態度,堅定地反對“臺獨”、維護兩岸和平穩定,一方面可以得到大陸民眾的支持,另一方面也得到臺灣內部反對“臺獨”、支持兩岸和平穩定的民眾的擁護。因此不必懼怕強硬態度會引起臺灣民意反彈,反彈的只會是那些堅持“臺獨”的跳梁小丑。也只有堅定地反“臺獨”才能讓民進黨當局最終承認九二共識。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