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評社28日發表社評文章指出:中美領導人“習奧會”落幕,臺灣聚焦于美國官方未證實大陸媒體所報道的“美國不支持‘臺獨’、‘藏獨’、‘疆獨’,也不介入香港事務”。這和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日前堅持美國的“一中”和中國大陸的“一中”不同,儼然異曲同工。
臺灣一向密切關注中美領導人峰會,歷來都是在幾個月前就著手因應,再從峰會結束后美方是否公開提到“臺灣關系法”、“不支持臺獨”等來拼勝負。這次“習奧會”后,臺灣方面有人解讀美方沒公開提“不支持臺獨”,也沒有第四公報或施壓民進黨接受“九二共識”,蔡英文可松一口氣。陸委會則是回應表示,“感謝美方肯定政府的大陸政策。”
社評指出,臺灣藍綠這次看“習奧會”涉臺談話有二項值得觀察的重點,第一是各取所需,第二是選舉包裝。不論藍綠的解讀都失真,加進選舉因素后更是各說各話,淪于自我感覺良好。美國多年不變的臺灣政策一直是由三要素構成:“三項公報”、“臺灣關系法”、“一個中國”;大陸對臺政策則是“一個中國”、“反對臺獨”。美中對臺灣問題最重要的交集就在“一個中國”,多年下來沒有改變。
這次“習奧會”前后,不論是國民黨馬當局或民進黨都絕口不提“一個中國”;蔡英文甚至解讀美中的“一個中國”是不同的。
美中的“一個中國”不同?這是大學問。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再怎么孫悟空十八變也不會變成“一中一臺”。很清楚的,美國對臺灣的紅線就劃在“一個中國”。2000年陳水扁一當選,美國就要求他簽下“四不一沒有”不搞“臺獨”的保證。陳水扁任內啟動“新憲”時,美國是連本土都不讓他過境。在現實上,美方對臺政策不會因為沒有在“習奧會”后記者會提到不支持“臺獨”,就變成為挺“兩國論”。美國歷經多任總統、政黨輪替的對臺政策在合作大于沖突的美中關系中完全看不到有變化的可能。
臺灣藍綠都寄希望于美國,期待挾美國力量來與大陸抗衡,選前的“習奧會”再度清晰指出臺灣主權定位上的框架。就藍綠來講,當然是蔡英文的壓力大過洪秀柱。民進黨可以在選前告訴選民只要“維持現狀就能穩定兩岸”,但只要當選立馬就要面對不接受“一中”可能的風暴。民進黨現在是在賭,賭執政了也不會有事,或是抱定先選上再低頭,就像當年被美國押著簽“四不一沒有”的陳水扁。
但我們認為,2016與2000年有幾大不同,第一,大陸崛起了,滿手籌碼,對“一中反獨”的態度更加堅定;第二,中美關系不同了,美國企業爭相要進入中國市場,美國對中國必須保有更大合作空間來滿足美國企業需求;第三,2000年時臺灣經濟比現在好太多,如今執政者任何脫軌之舉都會傷害到臺灣全民。臺灣主計總處8月間已將全年經濟成長率下修至1.56%,比年初預估的3.78%腰斬,更是2009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新低。如果兩岸再有動蕩,臺灣經濟下滑深不見底。
蔡英文若想以陳水扁執政之初穩定兩岸關系的方式來作為綠色執政的模型,必然因2016與2000不同的中美關系、兩岸關系獲致不同的結果。嚴格說來,現在美國對臺灣問題說了什么話,重要性已大幅降低,更何況也不會有意外,最終還是“一個中國”政策。臺灣藍綠政黨在“習奧會”枝節上做文章,甚或講一些催眠支持者的話,毫無意義。
[責任編輯: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