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合一”選舉過后只有10天,大陸海協會會長陳德銘就率團訪問臺灣。盡管這是早就已經規劃好了的行程,但在執政國民黨慘嘗敗績的情況下,陳德銘仍然依原規劃進行其訪臺行程,而絲毫沒有受到臺灣選情及政情的影響。
《新華澳報》11日發表富權的文章認為,陳德銘此行的意涵相當豐富。
一、以繼續促進兩岸交流及協商的實際行動,來直接否定“國民黨慘敗是其兩岸政策失敗”之說。國民黨在“九合一”選舉中慘嘗敗績后,臺灣地區一些本來就反對國民黨大陸政策的“獨派”團體及人士就幸災樂禍地說,選民們用自己手中的選票,否定國民黨的大陸政策,因而國民黨的慘敗,是其大陸政策的失敗。
這種歪論,其實連國民黨的主要對手,亦即在這次“九合一”選舉中獲得前所未有佳績的民進黨,也不敢茍同。實際上,在“九合一”選后就當即前往美國,向華府官學各界介紹民進黨在“九合一”選舉中的選情,并爭取美國朝野支持民進黨2016年“總統”大選的民進黨秘書長兼駐美代表吳釗燮,就在演說中鄭重地強調,在評價“九合一”選舉時,談太多的兩岸關系是對臺灣地方選舉的過度解讀,過分專注兩岸關系是誤導,“不應當將此次選舉看作是中國(大陸)的失敗,這不是一次對國民黨兩岸政策的公投”。他進一步指出,此次臺灣地方選舉結果超過預期,對民進黨而言是相當大的勝利,在若干戰略要點獲勝。一般的解讀是:總體上民進黨勝利,國民黨失敗,綠營力量北移;民眾表現出對馬當局的普遍不滿;選舉展示了團結的民進黨對陣分裂的國民黨;中國因素并未明顯起作用;年輕選民成為變數,他們并不完全支持民進黨,但多數反對國民黨。
既然連民進黨都有如此清醒的認識,因而就明確地否定了所謂“國民黨慘敗是其大陸政策失敗”之說。實際上,國民黨慘敗的原因較多,但主要原因是選民們極為不滿馬當局的無能,以致未能兌現其在大選中許下的各種經濟諾言,讓人們的生活品質未能得到預期的改善。因此,與其說是選民們不滿執政國民黨的大陸政策,不如說是不滿馬當局未能將大陸對臺灣的“讓利”政策用好、用足,未能讓廣大民眾都能分享到兩岸協商及所簽署協議所帶來的成果,相反卻是讓少部分大財團壟斷了兩岸協議的成果,從而使得本已存在的兩極分化更為嚴重。
因此,陳德銘在國民黨慘敗后,仍然毅然訪問臺灣,就更凸顯大陸方面已經初步判斷,這次“九合一”選舉的結果,與兩岸交流及協商并不存在掛鉤關系。惟正因為如此,就更應該繼續促進兩岸交流,推動海峽兩會的協商。當然,也應調整兩岸協議的受益面分配,尤其是務必使中小企業、中低收入階層、中南部民眾,及廣大青少年都能分享到兩岸協議的好處。或許,陳德銘的此次臺灣之行,就是扭轉及矯正兩岸協議受益面的“拐點”,促使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方向和軌跡,更為準確及健康。
二、陳德銘此次臺灣之行,是對堅持“九二共識”的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及其同仁表達堅定的支持。正如上述,國民黨在“九合一”選舉中慘嘗敗績,使得“獨派”團體及人士幸災樂禍,這種歪論也蠱惑了部分平時就認識不清的人群。在這種歪論是蔓延之下,堅持“九二共識”,并以此為前提進行兩岸協商的海基會,也受到程度不同的波及。倘若未能得到有力的支持,可能會嚴重影響他們的士氣和斗志,從而影響今后兩岸協商的進程。因此,陳德銘在此關鍵時刻訪問臺灣,就是對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及其同仁們,送去溫暖,送去關懷,送去支持,使他們能夠迅速抖擻精神,繼續為推動兩岸協商,為促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為充分運用兩岸協議振興臺灣經濟及改善臺灣民眾生活品質,而努力工作。
三、陳德銘此次臺灣之行,也含有對民進黨予以預警之意。民進黨在“九合一”選舉中獲得預想不到的大勝,由于國民黨的全面潰敗,因而人們的普遍認知,是認為民進黨將有較大的機率奪得2016年“總統”大選,從而再次實現“政黨輪替”。然而,民進黨拒絕承認“九二共識”,其主席蔡英文卻曾幻想,只要民進黨能再次執政,大陸就將會主動地向民進黨靠攏。
而陳德銘在抵達臺北并在圓山飯店與部分臺灣媒體高層進行意見交換時,重申大陸推動以“九二共識”為基礎的和平發展不會改變,并明確指出,中韓自貿協定中服貿的部分,中方在電信與金融服務業上,對韓國有所承諾,但時間是訂在“兩年內”落實開放;雖然大陸方面有意在這“兩年時間”內停下來等待“立法院”完成對《兩岸服貿協議》的審查,但他強調,是“兩年內”而非“兩年后”,因此臺灣也必須了解它的急迫性。
由于這個“兩年后”的時間點,正好與2016年新一任“總統”就職的時間相契合,因而也就很容易使人聯想到。陳德銘此語其實也隱含著預警民進黨的意思,倘民進黨在2016年獲得執政權,卻又不承認“九二共識”,兩岸協商就將會“停下來”,大陸方面決不會放棄基本原則而遷就迎合民進黨當局。因而蔡英文必須放棄幻想,認清事實,回到2012年敗選檢討報告的原點,調整民進黨的兩岸政策,縮短“最后一里路”,與“九二共識”靠攏。
四、陳德銘此次臺灣之行,也是要對“太陽花學運”的起因及其所帶來的后果進行實地考察,深入“三中一青”,進行認真細致的調查研究,在肯定以往成績的同時找出差距,以供在今后的兩岸交流及協商中,調適受惠面向及受益對象,使得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進程更為順遂。當然,研究“太陽花學運”并不等于是肯定它,相反是要借著調適措施而否定它,否定它違背時代潮流、違背和平發展規律、違背多數民眾切身利益的反動本質。
[責任編輯: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