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國時報》12日發表屏東大學副教授鄭博文的評論說,兩岸過去嚴重對立,限制人民在海洋發展,空有廣大海域卻僅能從事最粗獷的漁業,對國計民生貢獻有限。也由于對立的禁忌,連帶影響對海洋事務與海洋科學的重視,因此兩岸在海洋領域的發展是落后許多先進國家。近年來東海、南海海域因有豐富的海洋資源而紛爭不已,兩岸應攜手發展周邊海域資源,創造海洋經濟,為下一波經濟發展奠定基礎。
臺灣目前沒有類似2003年中國大陸公布的《全國海洋經濟發展規劃綱要》,相對而言,臺灣不比中國大陸重視海洋經濟。中國大陸從2003年開始,沿海省市紛紛展開制定海洋經濟發展規劃,此后中國大陸就大量投入人力、經費于海洋經濟各項議題來積極開發海洋資源,發展海洋科技與產業,并積極維護海權。
除中國大陸沿海11省、市、自治區(遼寧、天津、河北、山東、江蘇、上海、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海南)外,其轄下沿海城市也都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間制訂海洋經濟發展規劃;對照臺灣目前的6大主要城市,除臺北市不靠海,其他5市都有海岸線與港口,但從其施政規劃卻看不到完整海洋經濟整體政策。與臺當局一樣,有心說,但缺乏具體行動來發展海洋經濟,因此未來有海岸線的5大城市市長,可以好好參考目前中國大陸大型沿海城市(大連、天津、青島、上海、杭州、寧波、福州、廈門、深圳、廣州)的十一五、十二五海洋經濟發展規劃,讓臺灣沿海5市能有新能量來發展經濟。
2001年聯合國在其所公布的《21世紀議程》文件中,就揭露21世紀是海洋世紀,海洋將成為國際競爭的場域,因此美、日、英、法、德、澳等先進國家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著手發展海洋科技,預做海洋經濟發展的準備。在海洋漁業、交通運輸、油氣、濱海旅游、船舶與工程裝備制造、海鹽及海洋化工、海水利用、海洋生物醫藥等產業發展趨勢,可看出兩岸顯然是落后前述各國,為確保兩岸海洋資源的開發主權與利益、發展未來兩岸經濟,兩岸確實有攜手合作發展海洋經濟的必要。
海洋經濟規劃的產業發展項目包括海洋漁業、海洋交通運輸、海洋油氣、濱海旅游、海洋船舶與工程裝備制造、海鹽及海洋化工、海水利用、海洋生物醫藥,海洋服務業等9大項,臺灣除在海洋漁業、海洋交通運輸以及船舶工業的游艇產業會比中國大陸稍具優勢外,就其他項目的比較,目前中國大陸已走在臺灣前方。臺灣靠海,但一直忽略海洋,5大靠海都市也僅有高雄市有建制海洋局,但高雄市政府的海洋局與中國大陸沿海大城市的海洋局相比較,規模與執掌也差了對岸一大截,因此臺灣在發展海洋經濟的領域上,還要加把勁才行。
從目前南海、東海海域的紛爭,可看到各國對海洋資源開發的迫切需求,宣示主權是表面,其實各國真正在意的是臨近海域的各種資源。臺灣在海洋經濟的發展比先進國家落后一大截,許多海洋科技也掌握在歐美及日本先進國家手上,要突破這種困境,兩岸可從海洋科技發展項目,作為兩岸攜手發展海洋經濟的第一步。但合作之前,中央與靠海的5市及其他縣市政府也須開始積極進行海洋經濟發展規劃,才有能力及方向與對岸港灣城市商議各種議題。
[責任編輯: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