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在公民經濟會議上,抨擊馬當局的經濟成長模式與決策模式跟不上時代,造成臺灣經濟活力與產業競爭力日益衰退。臺灣《中央日報》網絡報對此發表評論說,蔡英文這一席話,可說是標準的政治語言,而且是民進黨慣用的抹黑伎倆。
當前臺灣經濟發展之所以遲滯,主因是2000年到2008年,民進黨執政時期,沒有搞好兩岸關系,無法趁著大陸經濟崛起,讓臺灣經濟也隨之成長;再加上,國民黨重新執政后,又碰上2008年下半年爆發的全球金融海嘯,世界經濟普遍衰退,依賴外銷甚深的臺灣經濟也受到重創。
然而,馬當局采取各項振興措施,包括發放消費券、推動6大新興產業等,把臺灣經濟逐步穩住,不再往下滑落。更重要的是,馬當局改善兩岸關系,擴大兩岸三通、開放大陸觀光客來臺、簽訂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等,使臺灣能開拓大陸市場商機,為經濟發展尋找另一個推力。
與此同時,全球經濟走向區域整合,各國紛紛尋求簽訂自由貿易協議(FTA),或推動成立區域經濟組織,如跨太平洋伙伴協議(TP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協議(RCEP)等,要不然就在內部成立自由貿易區,如上海自由貿易區等。
馬當局對此,一方面與大陸加速簽定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洽談兩岸貨品貿易協議,以深化ECFA的效果,另方面則在島內規劃設置自由經濟示范區,吸引外資進入臺灣市場,以活絡臺灣經濟的動能。
問題是,馬當局雙管齊下的經濟措施,全被民進黨刻意杯葛、阻擾,造成臺灣經濟難以向前邁進、向上提升,成為臺灣未來發展的隱憂。也因此,扼殺臺灣經濟的黑手不是別人,正是民進黨,蔡英文要罵先罵自己才是。
《中國日報》也發表評論表示,日前民進黨舉行公民經濟會議,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向馬英九當局提出“十問”,主要問說:為何近年來臺灣經濟悶到不行?
其實想要解決臺灣“悶”經濟,根本用不著“十問”,只要“一問”蔡主席就足夠了。就是8月4日美國《華爾街日報》社論所最想問的,“臺灣為何自甘落后?”
面對這問題,民進黨與蔡主席難辭其咎。試問:
兩岸ECFA本來可以趕在中韓FTA之前,讓臺灣提早兩年以上搶占中國大陸市場,為何現在反而要落后韓國不知多久,造成臺灣數百億美元出口大陸產品,面臨被韓國產品替代風險?
大陸從2003年起成為臺灣第一大貿易伙伴,為何蔡主席的全球化戰略,竟然還想繞過中國大陸?
蔡英文主席曾在新加坡公開演講,說要讓臺灣成為“高度自由化的經濟體”,為何現在卻讓民進黨“立委”一再霸“立法院”主席臺,惡意阻擋“自由經濟示范區特別條例”與“兩岸服貿協議”等攸關臺灣經濟自由化的關鍵法案進行審查?
其實民進黨在“十問”馬當局之前,最該做的是“捫心自問”,問問自己:究竟民進黨為發展臺灣經濟做過什么好事?
[責任編輯: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