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國時報》27日發表評論指出,轉型、創新、共識,這3個詞彷佛成了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的“政策制造機”。無論是經濟、產業、能源、社會政策,抑或兩岸或“外交”,她的論述總像在“填空”,千篇一律只有“凝聚共識,提出創新,推動轉型”,至于該怎么做,她就是不給答案。
蔡英文日前3度為鄭文燦站臺,拋出“桃園要發展以人為主的新經濟模式,推動轉型、產生創新能量”主張。這種說法并沒有錯,畢竟面對發展,沒人會反對轉型,更沒人會阻礙創新。但所謂以人為主的經濟模式內涵為何?哪些產業該被視為重點扶植?其商業模式又該如何改變?這些才是攸關“創新”能否成立的關鍵,但蔡在喊口號時,內心有答案了嗎?
或許,蔡英文可以說要選市長的人不是她,沒必要講太多。但面對涉及自己責任的事,她有講清楚嗎?
2012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前,蔡英文提出2項產業策略,分別是發展創新產業、推動在地轉型;2013年拋出“自由島”主張,內容為將臺灣建設成匯聚創新精神、淬煉創新模式的“國家”;2014年民進黨主席選舉時主張創造經濟新制度、新動能及新模式。面對外界關注的兩岸政策,蔡英文主張要創造優質兩岸關系,建立穩定雙邊互動。
問題是,何謂轉型?如何創新?什么又是優質政策?蔡英文若非含糊以對,就是說得先凝聚共識。說穿了,就是創造更大的模糊,以模糊眼前的模糊。
在馬當局聲望破底之際,以不變應萬變或許是最安全的戰術;假若民進黨只想永遠當反對者,當然可以讓自己的發言繼續沒有建設性。但如果蔡英文的野心不僅于此,那么就該體認到人民期待的政策,不會只是一場無中生有的魔術秀;若要證明自己真有引領臺灣的本事,就別再只靠障眼法打天下。
[責任編輯: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