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央日報》網絡報23日發表透視集文章指出,民進黨政治人物換了位子后,就常有換了腦袋的言行,讓人搞不清楚究竟什么時候他所講的話才算數。臺南市長賴清德此次訪美,談到有關開放美國豬肉進口的議題,就跟他當“立委”時阻擋美國牛肉進口的行徑大不相同。
根據媒體的報道,賴清德19日在華盛頓舉行記者會,對于美方要求臺灣開放美國豬肉進口才可能談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協定(TPP)時說,這是臺灣必須要去做的,但希望美國給臺灣一些時間和空間去調整。然而,2009年12月9日,臺當局修法開放含有萊克多巴胺(即瘦肉精)的美國牛肉進口時,民進黨“立院”黨團包圍“立法院”主席臺,阻擾議事進行,賴清德當時是“立委”,他要求馬當局“主動順應民意禁止毒牛進口”。
2012年2月16日,賴清德選上臺南市市長后,在臺南市率先執行“禁用瘦肉精、拒吃毒豬牛”政策。賴清德當時宣稱,“即便是美國也應尊重臺灣國情”,若硬要用萊克多巴胺,“就是不尊重臺灣的老百姓”。
文章最后說,賴清德在臺灣反對開放美國牛肉進口的話言猶在耳。沒想到,他到美國訪問,與美方人士打交道后,對用開放美國豬肉進口換取美方支持加入TPP,就認為這是臺灣必須要去做的,態度居然是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