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央日報》網絡報12日發表社評說,蔡英文接下蘇貞昌的黨主席棒子,原本社會還有一些期待,因為蘇貞昌擔任黨主席期間,臺灣社會一直內耗,尤其是“立法院”內,幾乎所有政務都難以推動。只是,這些期待都將落空,因為蔡英文在召開了兩天共識營后,就對外宣示“臨時會是一場激烈的戰斗”。蔡英文的宣示,等于宣告未來的臺灣將是一個兩黨斗爭下的烽火臺灣,但“烽火臺灣”只會留下一片廢墟。
社評摘錄如下:
在野黨的責任固然是監督政府,但也不能忘了,在野黨也有義務與執政黨進行政策辯論。政策辯論是民主政治的主要核心,至于抗爭,只是手段之一而已。然而,蔡英文似乎只想點燃烽火,不想政策辯論。
政策辯論的前提是根據事實,不抹黑污蔑。但以民進黨及蔡英文對“自由經濟示范區特別條例”為例的批評即可看出,其中仍以自我想像居多,與事實完全背離。
民進黨強調示范區條例缺乏完整產業發展策略,因此要召開公民經濟會議,提出臺灣經濟發展的新模式。這完全是錯誤的批評。我們認為,自由經濟示范區是整體經濟發展策略的一環,而不是由自由經濟示范區條例來規范整體經濟發展策略。事實上,臺當局已有產業發展政策,所謂六大新興產業即是,而且在“黃金十年、臺灣愿景”中對經濟發展目標與策略有非常具體的說明,其中自由經濟示范區即為其中之一項。
我們也必須說明,產業發展政策的推動與蓋房子不一樣,不是可以立即看到成果,而必須經過一段時間之后,才能產生質變的效果。以臺灣目前面臨的經濟環境來看,十分險峻。一方面,出口是臺灣經濟成長的關鍵,但現在有韓國與大陸的激烈競爭;另一方面,臺灣與大陸經過幾十年的經濟交流,在大陸成長以及結構調整的過程中,分工模式已出現變化。尤其大陸鼓勵產業升級,也擠壓臺灣在兩岸供應煉的地位,以投資大陸來帶動臺灣貿易成長的作法,已無法發揮作用。
正是因為如此,臺灣必須進行轉型升級,推動新興產業,同時也要進一步自由化。蔡英文認為,臺當局應該全力推動產業的轉型及升級,不應該掛示范區名義,相關法規及優惠措施,應該是全臺灣一體適用。這樣的說法也完全背離事實。如前所說,當局已在推動產業轉型及升級,而示范區的重點并非轉型與升級,而是要逐步走向自由化的措施。
蔡英文主席難道不了解臺灣社會存在著相當的保護主義,或者她了解,甚至于煽動這種保護主義。我們從過去推動貿易自由化的一些政策來看,社會上的產業保護心態往往成了民進黨動員的藉口,使得自由化措施一再受挫。示范區的作法就是在社會疑慮尚未消除之前,先從小范圍自由化為示范起點,等證實有效益之后,再進一步擴大,甚至推廣到全臺。臺當局的邏輯如此清楚,蔡英文及民進黨卻如此顛倒是非,簡直不可思議。依照蔡英文的說法,難道要臺灣立即全面自由化嗎?
馬英九說要拼經濟,民進黨卻要點燃烽火。臺灣的年輕人應該清醒了,一個只想制造烽火,然后從中取利的政黨,只會給臺灣留下廢墟而已。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