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評社15日報道,反服貿群眾退出“立法院”議場后,首當其沖受到影響竟然是民進黨主席選舉布局。民進黨內人士分析,蘇貞昌退選求仁得仁,蘇未來要再起,恐怕機會不大。蔡英文擔任民進黨主席,接下來的路線之爭,將是很大壓力,是否對2016選舉加分,現在還很難說。
謝系子弟兵趙天麟先拋出蘇貞昌、謝長廷、蔡英文應該都退出民進黨主席選舉,由中生代接班。謝接著又提到對于民進黨主席選舉會慎重考慮,似乎是在為退出黨主席選舉鋪路、也測測風向球,看蘇是否也愿意退出選舉。但沒想到隔天一早,蘇貞昌就投下震撼彈,早一步宣布退出民進黨主席選舉,反將謝長廷一軍,蘇開了第一槍,也讓民進黨內對蘇的做為,多是正面的意見。
但民進黨內人士透露,蘇貞昌在學運之前,因民進黨內有意參選黨主席者還有蔡英文、謝長廷,當時蘇認為為了2014年選舉團結,已考慮是否棄選。但學運之后強化了蘇的決心,蘇在學運期間也感受到民進黨處境的為難,不管講不講話都不對,當時蘇承受很大壓力。
民進黨內人士分析,民進黨2008年敗選后,曾檢討到底要走回街頭路線,或強化議會路線,最后蔡選擇了議會路線,蘇貞昌擔任民進黨主席也延續(xù)這個路線。因為議會路線導致綠營抗爭減少,公民團體對民進黨在議會的無能為力,強烈感到失望。
加上公民團體對于民進黨2016“大選”能重返執(zhí)政,其實沒有信心,才會提前激化出這次的反服貿抗爭學運。不過,民進黨若想要再度執(zhí)政,不可能不顧及中間選民的感受,也無法事事都如公民社團要求。
民進黨內人士也透露,民進黨和公民團體關系最緊張的時候,是蔡英文擔任民進黨主席時,提名2012年不分區(qū)“立委”時,當時學運主領導者黃國昌、前民間司改會執(zhí)行長林峰正曾經爭取提名,但蔡當時的名單,讓許多公民團體不滿。這可能也是學運后,未來民進黨主席要修補和公民團體的關系。
據民進黨內人士分析,在學運之后,許多人對于中國大陸市場出現焦慮感,兩岸政策、階級立場的路線調整都會被放大檢視,甚至更有急迫性,加上支持者得不耐煩。因此,誰擔任下一屆主席其實都不輕松,也不容易,需要很大勇氣。蘇貞昌此時放棄參選,也不見得是壞事。
[責任編輯: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