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金門日報》6日社論說,近年來許多珍貴的原生物種,特別是臺灣、中華地區甚至是國際性的保護類動物陸續在金門野外被發現,使得金門成了全球僅有的棲地。這些發現對金門的觀光形象有絕對的加分效果,若能妥善復育與做好棲地保護工作,并且適當的對外宣傳,將有助于金門觀光長久的發展。
而這些珍貴的物種之所以能夠在金門得到保護,主要是過去金門的封閉型態,使得造成本土物種的滅絕的外來物種入侵現象并不多見。對這意外的禮物,我們必須要好好的把握。但近年來因為快速開放的結果,由夜市引進了不少的外來寵物,如:綠鬣蜥蜴、巴西烏龜,以及一些兇猛的魚類等,若不慎讓它們逃逸至野外,依臺灣過去的經驗,金門的原生物種很快會步上臺灣那些已經滅絕物種的后塵。
目前金門野外已經出現了不少的外來物種,最有名的例子莫過于:藍孔雀和環頸雉。因為它們對于農作物產生的危害較大,所以特別引起注意。野溪中則大多已被吳郭魚、福壽螺霸占了,但卻鮮少獲得注目。除此之外,珠雞、金雞甚至梅花鹿等無法得知其影響性的物種,也成了金門野外偶然出現的意外異鄉客。這些情形已經透露了外來物種的入侵事件已經悄悄發生,所幸這樣的情況還未發展成不可收拾的局面。面對這樣的問題,因為金門環境集中的特性,在這些寵物尚未被大量棄置在野外時,政府有機會可以防患于未然。
社論建議,政府可依據物種的類別于各單位管理,分別設立寵物棄置中心,讓欲棄養寵物的民眾有去處,并且獲得正確保護觀念的教育。讓想要養寵物的人,可以到這些收容中心“試養”,體驗之后確認自己是有能力照顧寵物的才進行長期飼養。而這些中心同時也肩負宣導的責任,以此杜絕外來物種的入侵。對內我們可以避免已經在臺灣發生的原生物種滅絕情況,對外則可建立縣政府及金門的保護形象。同時這些被收容的寵物,也可以成為各級學校戶外教學的課程,以及民眾假日休閑游憩的參訪景點。
此外,金門縣政府以及公園管理處多年來努力于金門的保護工作,過去的蓋斑斗魚和栗喉蜂虎的棲地重建等。若不能好好的對外來物種進行防備工作,很容易讓這些辛苦努力而來成果付之一炬。也因為金門正處于快速發展的階段,建立有效的防范制度與方法更是刻不容緩。除了被動的設立收容中心,更積極的做法是做好對外來物種的輸入輸出管理,建立外來生物的來處與歸處的追蹤,金門的保護工作可以走在臺灣前列,成為各縣市乃至中國大陸仿效學習的對象。保護工作并非阻礙地區的經濟發展,相反的更是金門對外宣傳最佳的主角。對生物的友善,除了增進地區的觀光資源,也是一種對觀光客最有效的宣示,更是對過去先人的緬懷與對后世來者的負責任態度。
[責任編輯: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