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剛剛閉幕,會議聚焦“全面深化改革”,會后公報宣告了未來10年中國發展的愿景、目標與方法,展現中國共產黨的使命感與責任感。臺灣《中國時報》13日發表社論說,在同一時間,在臺灣的國民黨卻為避免群眾聚集抗議造成過度沖擊,移師臺中梧棲舉行第十九屆全代會,當天場外數萬群眾聚集抗議,鞋子滿天飛,場內則聚焦“馬王之爭”,榮譽主席吳伯雄清唱歌曲,一句“莫散了團結,休灰了志氣”,道盡了國民黨內對時局的憂愁。兩黨氣勢大不同。
社論說,中國大陸歷屆三中全會都是在新領導接班后次年舉行,經過1年的規劃研討,整合各方的主張與利益后,提出新政府的施政藍圖。從1976年第十一屆三中全會確定了指導思想由階級斗爭轉移到經濟建設。35年后“中國崛起”已改變了中國與全體人類的命運。
社論認為,中國大陸經濟起飛后,經濟、社會、政治必須全面轉型。但大陸經濟繁榮后,改革轉型代表利益再分配,困難可想而知。新一屆領導集體采取循序漸進策略,先提出深化市場開放、松綁金融管制、改變政府職能以釋放民間活力等偏重經濟的改革方案,改革的廣度與深度非比尋常,習近平就以“難啃的硬骨頭”形容這次改革。因而《華爾街日報》評論這次三中全會是可能永遠改變中國的一次會議。
社論分析,對比一下,臺灣的經濟改革與政治改革,尤其解嚴后的政治改革顯然順遂得多。在蔣經國威權政治時代,改革同樣采先經后政策略,當經濟富裕到一定程度,創造出堅實的中產階級和公民意識后,政治改革水到渠成。然而,民主化后臺灣政治發展卻出現繁花傷春現象,全面改選后的“立法院”,議事質量不升反降;兩次政黨輪替不但未使臺灣民主政治成熟,反而造成政黨間無窮盡的對抗,朝野失去對話空間;李登輝、陳水扁到馬英九3任直選臺灣地區領導人都讓人民失望;即使曾經失去政權又重返政權的國民黨,依舊不斷上演內斗戲碼。公民意識覺醒,公民團體卻失去與政治溝通、解決問題的空間。
社論指出,臺灣曾經自許成為華人民主典范,但民主化的臺灣卻陷入經濟困頓、民眾薪資不增反減、當局無能、民粹當道、政黨惡斗、“立法院”癱瘓的局面,臺灣還有什么值得華人社會借鑒?難道只是議會暴力抗爭、街頭喧囂示威及軟弱的當局官員和囂張的電視名嘴?10年前,面對臺灣政治與媒體亂象,人們總認為臺灣還處于民主轉型陣痛期,假以時日就會好轉,但臺灣轉型陣痛似永無絕期。
社論最后說,不容否認,大陸改革開放40年,整體而言國家社會是進步的,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可以不斷自我更新的政黨,而中國共產黨轉型的能量,顯然來自本土文化與自我摸索。
[責任編輯: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