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經濟所副教授石正方25日在華廣網刊文表示,兩岸在自然災害預警及緊急救援以及災后重建領域的互助合作,有利于保障兩岸民眾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有利于增進兩岸共同利益,也有利于溝通兩岸民眾情感,促進兩岸互信。兩岸應在和平發展利好形勢下,乘勢而進,加快推進該領域合作深化發展。
全文內容如下:
近年來,自然災害頻仍,兩岸分別不同程度遭遇地震、臺風、洪水、泥石流等災害,造成了重大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但“同胞有大愛,患難見真情”,無論災難發生在海峽的那一邊,對岸同胞都會積極行動,捐款捐物、派遣救援隊員參加現場救災及災后重建,充分體現兩岸同胞血濃于水的骨肉親情和人道主義精神,“921大地震”如是,“八八風災”如是,“汶川大地震”亦如是。此次雅安地震,大陸同胞更深深感受到臺灣同胞的深厚情誼——從臺灣當局到民間團體,從文藝界明星到庶民百姓,都通過各自的方式表達慰問及救援意愿,同時啟動救援機制,透過紅十字會、中華慈善總會、慈濟基金會等渠道捐款捐物、表達慰問與關切;深耕大陸的鴻海、康師傅、統一、旺旺、頂新、頂益、大潤發、裕隆、寶成、富邦、仲利等臺資企業以及全國臺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等臺商也積極捐款捐物。兩岸同胞的手足之情在災難面前尤顯可貴。
兩岸同胞骨肉情深彌足珍貴,但要更加有序、有效地集兩岸同胞之力,協同抗災救難,以極大限度地降低災區同胞生命和財產損失,并進一步探索如何做好災難預防等工作,更好地保障兩岸民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保障兩岸人民的福祉免遭突發災害的破壞,最關鍵的還是要加快建構兩岸防災減災及應急救援機制,拓展和深化兩岸在災難預警、災難救援及災后重建等方面的互助合作,提升防災減災救災效率。
實際上,關于“兩岸共建防災救災機制”早有學者和相關實務部門進行過諸多探討,已不是新概念新話題,但卻是兩岸亟待深化的合作領域。特別是近年來,全球氣候變暖,人類過度開發、不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等造成災害頻發,災害預防與治理已經成為人類社會非傳統安全領域的重要話題。兩岸一脈相承,咫尺之隔,守望相顧,共建防災救災機制可謂理所當然。而當前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主題的確立,對于兩岸共建防災救災機制也提供了良好的契機。
目前兩岸在災難預警、災難救治及災后重建方面的互助合作還停留在起步階段,主要是相關領域的專家和技術人員交流為主,以及次區域合作的嘗試(如廈金著力打造兩岸防災減災交流合作平臺)等,亟需深化推進到實務部門交流合作的層次,提升到制度化建設層面。可以說,兩岸在災難救援領域的互助合作已有一定基礎,近年來例行的廈金海域海上聯合搜救演習為兩岸在災難救援方面積累了寶貴的經驗,而兩岸在第七次“陳江會”上簽署了核安全合作協議,也為兩岸自然災害防治及救援領域的制度化合作提供了典范。在應對地震、臺風、洪水等自然災難時,兩岸不同的管理體制和組織運行模式,可謂各有優長,也為兩岸的交流合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兩岸的經驗借鑒和共同建設不止在災難救援階段,還應該體現在災害預防和災后重建方面,如臺灣的防震建筑技術和災區民眾心理輔導方面的細致工作是很值得大陸方面學習的;同樣大陸方面迅捷、有效的動員機制和調配人力物力投入搶險救災的能力也是臺灣同胞所欽佩的。
推進兩岸在災害預警及緊急救援方面的深化合作,當務之急是加快制度化進程,包括著力強化制度保障(可以參照兩岸核安全協議商簽模式簽署制度化協議)、打造多層次的交流合作平臺(包括兩會協商平臺、專業技術性交流平臺、“廈金”模式的區域性對接平臺、兩岸對口部門的實務合作平臺等)、建構危機處理機制(包括災害預防與預警機制、緊急救援機制、善后處理和評價反饋機制等);還應充分利用信息網絡等現代高科技優勢,推進建設兩岸防災救災領域迅捷、高效的信息溝通與實務對接“云平臺”,以集成兩岸方方面面的資源和力量,共同應對危難,做好災害預警、災難救援與災后重建工作。
兩岸在自然災害預警及緊急救援以及災后重建領域的互助合作,有利于保障兩岸民眾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有利于增進兩岸共同利益,也有利于溝通兩岸民眾情感,促進兩岸互信。兩岸應在和平發展利好形勢下,乘勢而進,加快推進該領域合作深化發展。(石正方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經濟所副教授)
[責任編輯: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