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開放個人赴臺游以來,臺灣成為大陸居民喜愛的觀光地之一。香港《大公報》16日發表評論指出,今年赴臺游依然是大陸游客青睞的外游活動。赴臺游對島內經濟帶來了立竿見影的效應,臺灣方面把陸客赴臺游的餅做大的同時,更要注意監督島內的旅游品質,使陸客開開心心出門,平平安安歸來。
評論摘編如下:
自2008年7月兩岸開放赴臺游以來,寶島臺灣便成了大陸居民最喜愛的觀光勝地之一。尤其農歷春節期間,飛往臺灣的機票更是一票難求。這幾年大陸游客春節赴臺蔚然成風,主要是因為兩岸同根同源,臺灣保留了濃厚的過年風俗,陸客在臺灣同樣可以感受到熱鬧的節日氣氛,又可以飽覽島上的秀麗風光,正是一舉兩得。
今年赴臺游依然是陸客春節期間青睞的外游活動。與以往不同的是,由于去年大陸新增了成都、天津、重慶、南京、杭州、廣州、濟南、西安、福州、深圳等10個城市為赴臺個人游試點,今年春節期間以個人游身份赴臺的陸客人數將會比前幾年上升。據臺灣方面統計,從2011年首批個人游陸客來臺至2012年12月31日止,陸客個人游累計達22萬人次。其中,2012年陸客個人游人數約19萬人,是2011年的6倍。此外,赴臺游開放4年半以來,陸客赴臺觀光已達483多萬人次,為臺灣經濟帶來了80.7億美元的外匯收益,顯示赴臺游政策已取得具體成效。旅游業一直是臺灣的重要產業之一,2008年之前每年赴臺觀光的人數約250萬人次,觀光外匯收入約37億美元。而開放陸客赴臺游當年,臺灣觀光外匯收入即上升至近60億美元,比前一年增長了14%。去年赴臺觀光的總人數已突破600萬人次,當中1/3是大陸游客。
赴臺游對島內經濟帶來了立竿見影的效應。臺灣“陸委會”日前表示,希望增加個人游試點城市,并把每日陸客團人數配額由現行4000人調高至5000人,期待2016年赴臺觀光人次能達到1000萬,預計外匯收入將可達到146億美元,并連帶創造20萬個就業機會。然而,臺灣方面把陸客赴臺游的餅做大的同時,更要注意監督島內的旅游品質。誠然,大部分陸客對臺灣的接待服務頗為滿意,但不可否認,隨著赴臺陸客人數節節上升,島內的接待能力開始出現疲態。
去年陸客在臺灣遭遇車禍的新聞接連不斷,2008年至去年共有11個陸客團發生車禍事故,但去年2月至7月僅半年就發生了6起陸客車禍,事故頻繁率可謂創了新高。其實,不論意外發生率的高低,只要有一次,都會給旅客留下陰影,從而影響臺灣觀光業的聲譽和前景。此外,旅行社從游客購物金額中賺取傭金雖是旅游業的潛規則,但倘若失了分寸,無異于引火上身。有陸客反映,赴臺游成了“購物游”,從第1天買到第7天,寶石店、茶葉店、鳳梨酥店、香煙店等成了“另類景點”。原來旅行社方面的“抽傭”幅度高達50%以補貼低團費帶來的損失。去年島內知名餐廳接連被揭發把剩菜轉售下一桌游客的丑聞,也讓陸客赴臺游蒙上陰影。
對于陸客赴臺游出現的種種亂象,臺當局也即時制訂了應對措施,如對游覽車司機的工作時間作出嚴格規定,以避免疲勞駕駛;限時限點購物,保證陸客擁有充分的觀光時間;準備于節日高峰期間限制陸客入臺人數,使接待能力不致于超負荷。希望兩岸旅游部門,尤其是臺灣方面,今年能更嚴格監督赴臺游的品質,使陸客開開心心出門,平平安安歸來。
[責任編輯:扶海濤]